【2023暖日永續節】暖日節開幕論壇 人才領袖齊聚賦能未來
【記者李佳殷/報導】暖日永續節的首場論壇緊接著開幕式後登場,由活動總召暨永續出師創辦人陳宏駿擔任主持人,應邀 TYCIA 臺灣青年職涯創新協會秘書長何則文、臺灣青年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蔡文培,及 STI 永續人才孵化計畫執行長謝宇祥,一同暢談如何從青年的角度出發,將永續觀念推廣至社會。
在迷惘中抓住永續浮木 開啟小我到大我的跨步
陳宏駿提出職涯變動的世代下,青年迷惘的現象愈趨普及,並詢問三位與談人踏上永續實踐的心路歷程。體育系出身的謝宇祥表示,運動員生涯的瓶頸促使他思考其他出路,隨後發覺永續議題和任何層面息息相關,自己也能從中找到熱情和價值。蔡文培則由新聞專業跨足永續界,尤其投入地方創生、進而創業。他分享自己在大學打工換宿期間愛上這份踏實和即刻回饋感,進而選擇投身於土地,「做永續是因為大家需要。」蔡文培坦言,在推動永續的過程中面臨諸多意識形態的問題,然而他堅定的信念,終使難題被回應出相應的解答。何則文將永續歸納為三個概念,分別是:追求幸福、賦能、從小我到大我。他相信永續提供給世界更多選擇,是一項推己及人的行動,也透過永續三概念驅動自己持續精進。
組織問題內外夾擊 願景是團隊的燈塔
身處領導位階的三位與談人,平日要背負與外界對接,以及團隊內部整合的重擔。談到合作對象的選擇,和人事組織的困難與解方時,擁有人資經歷的何則文認為首要目標是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與價值觀,再挑選吻合原則者合作,而不以科系或背景為框架。他亦強調領導者不要畏懼衝突,團隊中存在多元的聲音才合乎常理,唯該追求的是願景的一致。謝宇祥補充一位好的領導者,應該理解成員的狀況並善於溝通。蔡文培提出建立團隊的步驟,應從願景為起點,其次為尋找妥適的夥伴,對焦團隊適合建立的技術,經營有潛力的項目,最後才是尋求適合的資金。其中,從願景對齊論述、策略及目標,也是使命型組織的領導者,需要非常重視的發展方針。三位與談人不約而同地提出願景的重要性,陳宏駿形容,願景正如團隊的能量,就算再迷茫也能向前邁進不走偏。
少年壯志不是夢 好心態造就成功
論壇的尾聲探討到自我定位的釐清,以及如何使青年的想法得到重視,蔡文培強調「引導」是關鍵,如何持續重視自己的主體性,持續行動、對話,重視累積,設計「梯子」引導他人接觸該議題。他也提到「天時地利人和。」可以從自己出發,與自己、重要關係人和解甚至放下,才有機會選擇相應的場域或領域投入,進而等待或預判大時代的變化。何則文建議青年在推廣永續上,與體制溝通協調的重要性是建構社會轉型的政要基礎,解釋在牢固的社會結構下,有欲發揮影的青年建設跨越同溫層的合作心態,先建立目標企業與議題間的共鳴與認同,再從合夥關係中推廣自身理念。身為大學生的謝宇祥則鼓勵聽眾不妄自菲薄、輕忽青年的影響力,擁有熱忱與良善態度的青年,縱使能力不及,大人物仍願意栽培。主持人陳宏駿則舉自己的社團歷程,總結道:「我是最不會做事的人,但我會盡最大的努力。」永續舞台上的青年們在宣傳永續概念之餘,他們的自我能動性也在各領域中生生不息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