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9期】健全社會的中流砥柱── 談時代力量與18歲公民權
【記者黃煥穎/報導】2022年11月26日,將進行公民複決修憲案,有鑑於時代力量非常支持本議題,其中王婉諭委員尤為關注兒少議題,同時積極倡議18歲公民權,於居住地掛牌支持、前往校園推動及多場舉辦座談會等本次專訪現職時代力量不分區代表立法委員—王婉諭,分享對於此修憲案的看法。
從國際看臺灣參政現況與青年參政重要性
對於本次修憲案的看法,於南加大畢業的委員首先帶我們放眼國際,現今有162個國家,公民年滿18歲即可參政,臺灣自詡為亞洲民主燈塔,不該與國際脫軌。不過國人普遍對於本案討論度不高,尤其是青年受填鴨式教育、升學主義影響,普遍有政治冷感的現象,各社會團體仍持續積極倡議,在自身政黨時代力量大力支持青年議題、台灣未來及關注兒少的聲音。試問對於參政權年齡的看法?委員以堅定的口氣指出,指出法律不應以年齡來界定,年齡做為依據不夠明確,實則對於被選舉人遴選應選賢與能!目前普遍政治對於兒少仍不友善,甚至有部分人士認為18歲進入國會是一件荒謬的事,以公民教育薰陶,讓年輕人實際參與公共事務,體現其重要意義是必須要落實的。
修憲門檻高牆難以跨越、疫情影響及未來好處
目前現行公民複決修憲明訂立法院內需達四分之三通過,國人選舉投票率達二分之一投同意始可通過修憲程序,放眼我國過去各式選舉,同意票均無到達此難以達成的高門檻,所以要求調整的聲音層出不窮。可有人提出來後,均發生在野黨提出修改,執政黨通常駁回的弔詭狀況產生。委員還有提到當初四大公投時,有20~30萬的確診者存在,不過中央仍沒有明確配套措施,損及個人公民權益,希望本次公民複決能針對此問題給予因應對策。本次如順利通過,對於大學端、高教端,均能使公民權利更下放,學生能更主動去爭取攸關自身的相關議題,更有能力推動自己在乎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