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1期】學士學位學程興起 期待整併多元資源

併入生科專業學院 營養學程問題待解決 

【記者廖宜德、吳芝頤、陳冠恩/報導】營養科學學士、碩士學位學程(以下簡稱營養學程)自人發系營養組分出後,今年首次獨立招生,改隸理學院下設的生命科學專業學院。

招生狀況佳 硬體與空間措施仍待規劃

營養組過去因屬於人發系下的組別,招生能見度不高。學生常會因不確定該組是否可以報考營養師專技高考,進而另選他校;另一方面也容易面臨就業市場對其專業度的疑慮。營養學程副主任沈賜川指出,成立學士學位學程後「在推甄方面報名情形好很多」,申請推甄人數較去年成長近五倍,學生程度也大幅提升,顯示營養學程的前景備受肯定。

然而沈賜川也提及,營養學程上課地點以公館校區為佳,但規劃使用的預定空間卻尚未動工,學生大多仍在本部上課,也無法與生科系借用高階研究儀器。此外,營養學程預計將在四年內全數搬遷至公館校區,卻浮現該校區因空間不足,無法興建營養學程所需之廚房與餐廳的難題。

營養科學學士學位學程副主任沈賜川。圖/廖宜德攝

營養科學學士學位學程副主任沈賜川。圖/廖宜德攝

 

以升格「系」為目標 積極爭取師資員額

沈賜川坦言,「希望在三、四年成系。」然而科系成立至少需要九位教師,目前營養學程只有七位,大幅壓縮教師教學品質及研究時間,未來將與學校積極爭取增加師資員額;改制為系所後也能解決該學程無法報考營養師的誤會。

由於今年是營養學程第一屆,新生與人發系關係仍難以切割,歸屬感也不明確。人發系系學會會長109級胡竣程表示,目前共識為讓營養學程學生繼續參與人發系活動,不僅維持與學長姐的情感聯繫,同時也能累積活動經驗。

人發系系學會會長109級胡竣程。圖/廖宜德攝

人發系系學會會長109級胡竣程。圖/廖宜德攝

 

 吸收資教與圖資所資源 學習科學朝多方邁進 

自創立邁入第二年的學習科學學士學位學程(以下稱學習科學學程),隸屬教育學院下設的學習資訊專業學院,該專業學院以整合資訊教育研究所及圖書資訊研究所,創造跨領域教學平台為目標。

擴展學習面向 資訊並重培養專業能力

「給學生更多空間,可依照現有資源找自己有興趣的道路。」學習科學學程主任蔡今中如此認為。他同意學習是現今教育重要的一環,然該學程較強調科學方法驗證;因此學習科學學程雖屬教育學院體系,卻非以師資培育為走向,反而視數位教材與平台研發設計、大數據資料分析、多元研究方法為主軸,使學習和資訊並重,讓教育創造另一種可能。

提到是否期望未來轉型為學系,蔡今中表示成系已不重要,「專業學院是一個更大的單位在run。」將其視為擁有更多空間探索興趣和發展的單位,蔡今中肯定學生能廣泛觸碰不同專業,並因應現今的跨領域趨勢。

 

從零起步 缺少傳統是優勢

身為學習科學學程首屆學生,110級林念萱憑著「我們是不是可以也來創一個」的單純想法,成為系學會總籌。因多數系學會創立年代久遠,缺乏參考資料讓籌備更顯困難;人數較少更是劣勢。但她相信這些不會成為阻礙,「小班有小班的好處,和課程規劃、行政問題相比已經是其次。」

學習科學學士學位學程系學會總籌110級林念萱。圖/林念萱提供

學習科學學士學位學程系學會總籌110級林念萱。圖/林念萱提供

 

歷經運動會進場時未被提及、未被登錄進體育課名單等窘況,林念萱寬心體諒:「我們在嘗試,老師也在嘗試,在雙方都不清楚的情況下,難免會這樣。」她相信經驗累積對老師及學弟妹都有幫助,能讓學習科學學程漸漸步上軌道。林念萱也樂觀表示新學程沒有傳統限制,以他系為借鏡就不會重蹈覆轍。

 

以研究所資源為奠基 光電工程漸站穩腳步 

歷時兩年籌備,以光電科技研究所為基礎,光電工程學士學位學程(以下簡稱光電學程)自107學年度開始招生,現已招收15人。

銜接碩博課程為成立契機 一同改隸科技學院

談及成立學程的契機,光電學程籌備處主任李亞儒表示:「其實從大學部直升同校碩、博士班,比較沒有課程銜接的問題。」然而成立科系並非一蹴可幾,還需牽涉場地配置、師生招募、資金預算等實際運作考量。而原屬理學院的光電科技研究所,因光電學程而一同被改劃分至科技與工程學院,位於公館校區卻與其他同學院科系分隔兩處,交流面臨相對困難。

光電工程學士學位學程主任李亞儒。圖/吳芝頤攝

光電工程學士學位學程主任李亞儒。圖/吳芝頤攝

 

小班授課照顧個別 教學重視實務學習

儘管如此,李亞儒對該學程的潛力仍充滿信心,「人數少,是我們的優勢。」相較於其他系所,光電學程的師生比為八比十五,小班教學方式除能促進師生互動外,也讓教授們更了解每位學生的學習情況,對往後引導學生深入修習具有極大助力。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