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日永續節

【2023暖日永續節】暖日永續節健康生活論壇 永續與健康的關係式

【記者任柏翰/報導】健康與永續之間,能找出關係式嗎?減藥藥師胡廷岳說:「健康永續是要把自己照顧好,也要把顧父母健康。」且提及家裡是獨生子,假設自己是照顧者,將會花費大量的金錢以及時間,因此照顧好自己和家人,便能形成健康循環;也意味著家中不會有人需要當照顧者,或每日花費昂貴的醫藥費用。「健康生活」論壇由臺師大學生會學生代表蘇立志擔任主持人,並邀請減藥藥師胡廷岳,和林口長庚醫院睡眠中心臨床心理師黃彥霖,深入探討「健康永續」。

DSCF7149
臨床心理師黃彥霖(左)與減藥藥師胡廷岳(右)。圖/臺師大暖日永續傑提供。

按表操課健康嗎? 因人而異的運動才是健康

怎麼樣的生活是健康?胡廷岳指出,健康應該因人而異。例如:假設一個婆婆習慣走路,但想鍛鍊柔軟度,她可以試著以大步走路的方式達成目標;如果想鍛練肺活量,則可以試著走上坡。以上皆是以原本習慣的生活方式為基礎,再增加一些變化,達到鍛鍊的目的,形成健康的生活。

睡眠品質很重要 什麼是良好的睡眠?

良好的睡眠是達到健康的關鍵之一,但什麼是好的睡眠?黃彥霖提到三大指標:分別為能在30分鐘內睡著;如果從睡夢中醒來,能在30分鐘內再入睡;躺在床上的時間有百分之八十五是在睡覺。若能達到以上三點,則算是「良好的睡眠」。但他也提醒,針對第二項指標,如果一個晚上醒來2次以上,則可能有睡眠維持困難。

怎麼樣的睡眠是充足的?從一個可以自由自在睡覺的時間點,到自然醒來的時間,即是一個人的睡眠時間。睡眠時間因人而異,像是每個人吃東西份量有多有少。例如愛迪生一天需要睡十幾小時;拿破崙則只要三小時。

良好的健康循環如何達成? 準備好「信任口袋名單」

在資訊爆炸時代,標榜著「健康」的資訊充斥在社群媒體中,現代人應該學習判斷什麼是真正的健康資訊。藥師談到,首先要看該媒體是否靠這個資訊賺錢。因為利益關係可能影響資訊傳達的正確性,也可能導致媒體偏重優點而忽略缺點。次之,閱聽人可以有一個口袋名單,名單上的對象即是想獲取健康訊息時,可以完全信任的人。例如:益生菌是否真的對身體有幫助呢?此時,閱聽人可以尋找無利益關係,而且可以完全信任的專業人士尋求解答。這樣便能確定,獲得的資訊是健康且正確的。

健康循環也關係到家人。該如何幫助家人尋求正確的管道,以獲得健康訊息呢,而不是透過地下電台的神祕藥丸呢?胡廷岳分享曾看過的一篇文章:父母不喜歡對他們嘮叨的對象是子女,但希望可以陪伴的對象也是子女。儘管獲取健康訊息的管道不同,但長輩和子女都希望家人能夠健康。因此,胡廷岳鼓勵聽眾,可以適時引導家長,選擇雙方皆認同的訊息來源與做法,以此共同達到健康循環。

DSCF7412
主持人蘇立志與講師胡廷岳、黃彥霖合影。圖/臺師大暖日永續傑提供。
DSCF7416
健康生活論壇大合照。圖/臺師大暖日永續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