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日永續節

【2023暖日永續節】暖日永續節數位治理論壇 科技的興起與永續發展

【記者任柏翰/報導】隨著科技的興起以及永續的倡導,各界逐漸開始探討兩者的關聯。2023年3月7日,臺師大暖日永續節舉辦了「數位治理」論壇。由臺師大學生會學生權利中心研究員洪軾凱主持,並邀請行政院數位發展部多元宇宙科科長李岳寅,和圖靈鏈創始人兼執行長胡耀傑(Jeff),從政府和新創團體的角度切入,探討數位與永續間的關係。

DSCF5985-2
主持人洪軾凱(右)與李岳寅(中)、胡耀傑(左)。圖/臺師大暖日永續節提供。

科技與永續的相關性 載體的收納升級

自從手機支付、行動載具出現,金錢與發票都能藉由手機作為收納載體,加以保存。不禁讓人想像,在未來,手機能收納的東西不只這些,能成為收納載體也不完全是手機。Jeff邀請觀眾試想,廣泛使用紙張印製的畢業證書,是否能被一個載體全數收納?如此一來,既方便又達到永續目的。

然而,科技帶來的不完全都是好處,個資疑慮成了最主要的問題。在現代,任何人都能透過網路跟社會互動。但這些網路數據資料,並非使用者可以掌控,而是由網路龍頭企業所管束,這無疑會令人思考個資外洩的可能性。因此,未來應在保有網路便利性的前提下,將個資數據的管束權交回使用者手上。李岳寅直言:「希望資料供應權可以回到人身上 。」

DSCF6028-2
胡耀傑(Jeff)說明科技與永續的相關性。圖/臺師大暖日永續節提供。

ChatGPT與人工智慧的隱憂 擁抱科技兼及倫理

隨著ChatGPT的出現,AI(人工智慧)表現出的強大的能力再次震撼到社會大眾,科技的好壞也因此再次遭到質疑。在2014年,英國劍橋大學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 表示:「發展全面的人工智能可能導致人類的毀滅。」然而無法否認的是,ChatGPT也使資料獲取更為方便。李岳寅認為,在面對科技時,與其一味排斥,不如在注意科技倫理的同時,擁抱科技的發展。

新創團體的興起 與政府共創更好的未來

近年,越來越多有潛力的新創團體出現,他們的開拓使得科技的發展更加迅速。知識的記載從紙本書至電子書,資訊的傳遞從紙本信件至電子郵件,諸多科技的發展讓社會更加先進。其中,圖靈鏈也是一個具有潛力的新創團體。Jeff的創業願景是建立「跨國身分證」,將個資的記載數位化,避免傳統紙張脆弱導致保存不易的缺陷。然而,由於數位認證容易有造假問題,因此,需要藉由認證和區塊鏈的整合,利用商業的力量,讓案子更有效率地實現。李岳寅則補充,儘管政府的政策較沒有彈性,但可以為民間團體提供具體方向;而新創公司反應快,可以負責科技的開發。兩者相輔相成,便可能共創更好的未來。

DSCF6215
數位治理論壇大合照。圖/臺師大暖日永續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