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暖日永續節】在這爆學力的時代,你開始你的自學了嗎?
【記者黃煥穎/報導】臺師大暖日永續節主題論壇於3月6日舉行「自主學習」場次,在這自主學習興盛的時代,人人都有機會自學;體制內、外自學的風氣也越來越興盛蓬勃,有想法的學子們爭先打造屬於自己的自主學習之路。本日的論壇由臺師大學生會學生代表蘇立志主持,並由學習家創辦人羊正鈺(小羊)和玩轉學校師資部資深引導員汪竹筠(汪汪)擔任講者,分享他們自主學習的教學經驗及個人歷程。
時代變遷日新月異 人們如何自處?
面對時代變遷,我們該如何應對呢?小羊表示不會主動將答案交給學生。他自認並非一位老師,只不過比大部分的人早走過這條路,因此他鼓勵同學可以多多嘗試。 與其直接教學,他更傾向使用以經驗切入的「啟發式教育」,能和學生一起共學,甚至不害怕學生超越他的成就。小羊也認為,新時代的產物,是社會不分年齡都要一起學習的。他勉勵聽眾掌握現今的學習節奏,跟新世代取經,找到自己習慣的方式,來自主學習。
現行教育學業掛帥,崇尚填鴨式教育,汪汪表示對體制感到無奈。她與團隊所倡導的「玩轉教育」便是以遊戲的力量,在不使用教師權威的狀態下,大家互為夥伴,創造一個自給自足的學習環境,透過遊戲方式使學生快樂、願意投入,並以「沒有不行」的正向心理,鼓勵學生們盡力嘗試失敗、喜歡及可行性,成為遊戲世界中「無限定」的人。
大學讀成不分系 均衡發展才是趨勢
蘇志立、小羊及汪汪從體制內、外來談自主學習。大學以下的學習階段,可能因為畢業學分及升學主義的壓力,相對比較難論及自學。以大學來說,現今社會已開始思考,分科教育的實際意義。數百年前以來,大學的設立,就是為了培養學者。學生進入某個科系或學門,不代表僅能學習這個學系的學識,能均衡發展、涉獵才是趨勢。
小羊分享他的求學經歷。他身為理工科系的學生,除了本科系課程外,也修習許多社科院的課程。他表示,擁有學生證意味能善用學校的資源,能自由選擇學習自己想學習的課程,也能把握機會與教授相處。因為大部分的教授都願意讓學生詢問,並且給予方向,從自身人脈去指點出路。但小羊仍鼓勵學生把自己的系「唸成不分系」,盡力爭取任何機會,並且階段性地設立並達成目標。最後,訓練自己找到評量準則,能自我評量所學,才能知道知識是否有效吸收。並在畢業前提早思量未來的規劃,往自己欲深入的領域邁進。
相信是肥沃的養分 讓孩子長出自學的力量
汪汪另外分享了一則故事,在「玩轉」有一個「世界學習遊戲」。列席的七名小總統及部長,擁有著核彈、軍火及經濟,扮演不同角色的學生們,必須共同解決世界20大難題。有一次,遊戲進行到第四天,完成進度約80%。此時,卻有位小孩引爆了核彈,導致前幾天的努力付之一炬。然而,引導員並沒有就此結束這個遊戲,而是慢慢地試著讓孩子們,找到自己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汪汪說:「感謝孩子別無選擇的生到世界,世界走上悲傷、崩壞,大人會走進棺材,感謝孩子還堅持大人已遺忘的事。」汪汪把世界的自主權交給孩子,讓遊戲繼續。儘管有80%孩子選擇放棄,但仍有剩下的20%繼續討論如何解決問題。堅持下去的孩子們規劃難民營、提供經濟援助,他們說:「如果你還沒放棄,請加入我。」當相信成為養分,世界就會自主學習。正如那些沒放棄的孩子,仍堅持著走在學習的道路上。
你想成為怎樣的人? 體制外學習的選擇
「如果可以,你會希望認識自己,還是認識世界?」小羊向觀眾提出了這個問題。他分析,兩者差異圍繞在向內及向外探索。每個階段的不同,使用的方法自然不同,可依據個人學習經歷來選擇運用。
有些人選擇跟隨社會主流;反之,有人則不甘於接收強勢媒體的意見,相信與少數群體交流的火花。教育在其中就有很大的功用,能引導學生摸索自己適合的工作。體制外的身分更為彈性,能去想辦法解決自己面臨的難題,並且能思考在社會上要如何擔任有影響力的角色。因為科技、社會變動快速,無法保證環境始終如一。因此,針對受眾對症下藥,便成了體制外身分的重要課題。
汪汪則問:「什麼是遊戲?」對她而言,無論是期末考,或者與討厭的人相處等等都是遊戲。可以說,「生活即遊戲」。體制、內、外都提供許多可能性,厲害的人可以將人生玩得盡興,而「如何玩」取決於你想成為怎樣的人。
「玩」是玩轉學校的重要DNA,汪汪鼓勵學生試著帶夥伴玩自己的人生。遊戲輸了,還可以二刷、三刷(案:此指再玩第二遍、第三遍遊戲)。遊戲魔王就如同人生課題,而玩轉團隊就是遊戲中的戰友。在玩轉營隊的世界,高中生、大學生試驗著用所學創造世界的可能。汪汪下了結論:世界上很多人會玩,同樣的很多人不知道如何玩。而我們要「往前玩」,成為自己的主人。如果能離自己喜歡的樣貌再接近一點,便是一趟值得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