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期新聞

【556期】迎向百年誌慶 校歌改革盼世代傳承

【記者羅苓芳/報導】校務會議去年 11 月 24 日釋出 2021 年校歌「木鐸版」新版歌詞,與1948年舊版歌詞共同傳唱,延續師大的人文精神。校歌應是師生對學校感情的寄託與依附,然而現實情況是大部分的學生對校歌不甚熟悉,因此校歌改革過程中,一度遭遇意見協調上的困難。

多次討論協商 觀念分歧成最大挑戰

小組負責人柯皓仁表示:「專案小組的成員涵蓋各院的老師以及畢業校友,因此不同世代的成員一定會有些不同的看法,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力謀求折衷的平衡點。」更改歌詞的必要性便是小組成員質疑的癥結點之一。大學校歌改革早有先例,2017年政治大學更改校歌歌詞一案即引起軒然大波,柯皓仁坦言,曾計畫將重心擺在百年校慶的慶祝歌曲上,以轉移對校歌改革的爭議性討論,但由於本校已轉型為綜合大學,為超越1948年原版校歌所描繪之發展格局,在學生會幹部的倡導與校長的支持下,柯皓仁與小組成員著手推動改革相關事宜,總共召開五次的專案小組會議。

柯皓仁與校徽合影。圖/羅苓芳攝
柯皓仁與校徽合影。圖/羅苓芳攝

人本精神為出發點 歌詞描繪發展願景

針對更改歌詞的具體方式,柯皓仁解釋:「原版歌詞的屬性非常類似《詩經》裡的頌詩,所以創作者必須具備一定程度的語文能力,並且要對師大有深度的了解與認同感。」專案小組據此決議不採用海選的方式,而以「專家小組」的方式進行填詞,除了邀請文學院國文系的教師參與歌詞創作,為使歌詞與音調的搭配更加和諧流暢,也請音樂學院前院長陳沁紅加入團隊,讓各領域專業共同合作辦理。

經由多次的討論與修改,會議最終決定以「木鐸版」歌詞為主,「蔚藍綜合版」為輔,「木鐸」意象來自校徽,歌詞詞意除傳承「誠正勤樸」的精神,更勉勵師大學子器宇軒昂,展示大度與雍容,迎向國際並且深耕吾土,表現出師大努力前行的意志與願景。

「校歌必定來自某個特定的時空,但必然也超越某個特定的時空。」柯皓仁重申並希望新舊歌詞保留既能順應時代更迭,也能傳承校友對母校之情感,期待各個世代之間能夠攜手並進,一同邁向璀璨的未來。

圖書館館長柯皓仁。圖/羅苓芳攝
臺師大校歌(2021年版)
木鐸鐘聲響,英才為國用,​起紅樓,立典範,沐春風。​ 
誠正勤樸,敬業樂群在心中,​風華四季誦,樹人百年功。 
青春器宇軒昂,展大度雍容;​迎向國際創新局,深耕吾土致大公。 ​
教育會其通,世界進大同;​教育會其通,世界進大同。
校歌歌譜
臺師大校歌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