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東京奧運師青體育

【2021東京奧運】射箭選手雷千瑩:靜態與動態之間極速轉換

【記者陳宏駿、涂允貞/報導】射箭運動在本次東京奧運備受關注,卻是一般民眾在日常生活中較難接觸到的冷門運動項目。這次,《師大青年報》邀請到奧運射箭選手雷千瑩來和我們分享關於射箭以及他的射箭生涯。

雷千瑩接受本報採訪。圖/陳宏駿攝
雷千瑩接受本報採訪。圖/陳宏駿攝

憧憬頒獎台 踏上射箭路

在國小三年級時,雷千瑩在好奇心與新鮮感的驅使下加入射箭社團。一開始以為能像電視上的選手一樣拉弓射箭,現實卻充滿基礎體能訓練,枯燥乏味的練習導致身旁的朋友相繼離開社團,但她沒有放棄。高年級的時候參與了全國射箭比賽,但成績並不突出,只能站在頒獎台下替別人鼓掌。「每次都是我站在台下幫忙拍手,有沒有那麼一天我也能站上講台。」雷千瑩第一次有了想得名的想法,因此開啟了「想要練好射箭」這條道路。

雷千瑩持弓練習。圖/雷千瑩經紀人提供
雷千瑩持弓練習。圖/雷千瑩經紀人提供

從挫折與叛逆中 堅定練箭的決心

「我希望高中三年我可以當選國手,並在個人賽拿到前三名。」這是升高中時雷千瑩對自己的期待。高一時因為認真練習漸漸得到好成績,但隨著成績的提升,再加上高中正值青春期,她變得有點調皮。在一次比賽前,由於睡過頭遲到,教練對她下了禁賽令以及退宿作為懲罰,希望她好好思考是否該繼續練習射箭。她在兩個星期中,想到家庭對自己的支持以及爸爸接送的辛勞,意識到需要改變對射箭的態度,於是決定一定要好好地練習射箭。

雷千瑩指導別人射箭動作。圖/雷千瑩經紀人提供
雷千瑩指導別人射箭動作。圖/雷千瑩經紀人提供

東奧前夕受傷 學會放慢腳步

在2020年東京奧運前夕,雷千瑩手部受了傷,起初不願意正視自己受傷這件事情,以為只是小傷過幾天就會痊癒,殊不知過了幾個星期仍舊沒有好轉。就醫初期並無檢查出大問題,使她以為只是因為年齡因素需要更長的時間恢復,於是就繼續練習。直到後來發現無法控制自己的姿勢,再次檢查才發覺自己的傷勢已經惡化。

一開始,雷千瑩很著急地想要恢復到原本的樣子,但事與願違,除了傷勢沒有更快的恢復,焦慮感漸漸地影響到原本的生活。在教練跟朋友的鼓勵與陪伴下,才慢慢接受了自己受傷的事實,放慢腳步調整心態。在奧運前,雷千瑩的身體已經恢復了,但在復健過程中失去原本握箭的手感,也因此影響了表現。

東奧射箭,雷千瑩個人賽首輪止步。圖/取自體育署
東奧射箭,雷千瑩個人賽首輪止步。圖/取自體育署

進修開拓視野 夢想引領前行

雷千瑩身為國手,仍然持續進修,目前就讀臺師大體育系博士班。她表示,在臺師大可以學到不同於在比賽場上的知識,更加開拓她的視野,刺激不同層面的思考,以及了解自己的身體構造。

雷千瑩建議學弟妹,要先有夢想,而且是可以一步一步去實現的夢想。以她自身為例,國小那時想站在頒獎台上的意念,促使她繼續練習,後來順利站上頒獎台。夢想不一定要實現,而是要盡可能地去嘗試,在這個過程中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與發現,在追夢的同時,也要注意時間分配,該做的事情要完成,一個時間點就專注在一件事情上,不要分心,才能高效率地完成所有該做及想做的事情,也能清楚自己的狀態與未來的規劃。

雷千瑩專注於每一次的射箭。圖/取自體育署
雷千瑩專注於每一次的射箭。圖/取自體育署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