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期新聞

【554期】慎選正確資訊 享用甜點也能健康零負擔

【記者陳姿云/報導】在悠閒的午後時分品嘗美味甜點,是許多人匆忙生活中的一點調劑,然而甜點中多數含有大量糖分與加工物質,產生健康疑慮。師大營養科學學位學程教授蔡帛蓉表示,想吃得快樂無負擔,其實也有解決之道。

甜點傷身與否 攝入量為關鍵 

「其實購買甜點的時候沒有固定的原則,就選自己喜歡的吧!」蔡帛蓉認為,無法抵抗甜食誘惑是人之常情,刻意強調不食 用精緻加工的食品反而有違人性。其實,吃甜點是否會對健康產生危害,一切取決於該食品的「攝入量」,除了減少食用頻率,大量攝取高糖、高脂和高鈉的精緻加工食品無疑會增加罹患代謝症候群的風險,以及導致肥胖或罹患其他疾病。 「記得吃甜點時要與朋友共享。」蔡帛蓉幽默地提出她的解決之道。

臺師大營養學程蔡柏蓉教授。圖/蔡柏蓉提供

療癒的依戀 低糖的假象 

生活在快節奏與高壓的環境中,甜點為心靈上帶來的療癒感往往令人難以 抗拒。如今健康意識抬頭,許多人會因忌口高糖分的食品,而刻意選擇代糖或低糖甜點作為替代。蔡帛蓉直言,市售業者強調的「低糖」或「代糖」,單純只達到使消費者在食用時減少罪惡感的作用,只要食品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消費者仍然吃下一堆「空熱量」,對人體的營養攝取並無正向幫助。

健康飲食為己任 習慣從日常養成 

蔡帛蓉強調 「良好的飲食習慣是對自己的負責」,例如:食用甜點時可參照衛福部國健署發布的「我的餐盤手冊」,搭配使用「取代法」,將甜點所佔的熱量算入一餐內,刪除其他可能的碳水化合物攝取,改成蛋白質。或是依照中研院的「每日飲食指南」為三餐飲食做搭配等等,亦可養成注意食物的營養成分標示的習慣。

考量到主動索取營養資訊的學生族群佔相對少數,蔡帛蓉大力推薦由人發系畢業的營養師呂孟凡所成立的社群網頁「營養麵包」和雜誌《食力foodNEXT》,以供注重健康的讀者參閱。蔡帛蓉希望藉由提供正確的資訊管道,提醒消費者在被動接收資訊的同時,應慎選觀看的資料或報導來源,切勿輕信網路文章,讓自身健康涉入險境。

食力雜誌。圖/取自食力雜誌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