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期新聞

【553期】運動觀賞兩相宜 登山社員傳授秘笈

【記者許霈玟/報導】現代人不論讀書、工作乃至於生活,往往都選擇在都市中一併完成,不免缺少機會認識周遭自然之美。登山不但能觀賞自然風景,同時也能強健身體。本期邀請師大登山社社員公領112何宣儒與心輔110邱芳柔,分享登山的安全守則。

 

踏出都市 走入山林

對於平時想遠離都市親近自然的人,何宣儒建議從難易度低的象山步道、銀河洞步道等郊山步道著手,後者能欣賞壯麗的瀑布美景,但這兩處在假日時遊客眾多,若傾向清幽的環境,應避開尖峰時段。儘管郊山步道的門檻較低,也須提前查詢路線,並注意裝備是否齊全。邱芳柔補充,毫無準備或輕視登山是件相當危險的事,她舉例:台灣山區偏濕冷,若穿著棉質外套須避免沾濕。假若對自身體能極限不清楚,可以在網路上找尋條件相仿的紀錄對照,了解自己的速度是否正常,平時也能藉由跑步、游泳、腳踏車增強心肺能力。

 

賦予自由     擴展視野

談及大眾對登山的迷思,何宣儒坦言,登山並無助於減肥、變瘦,但透過平時的體力訓練,累積基礎體能,讓她得以更自由地嘗試其他運動。「我覺得我更自由了。」邱芳柔笑著說。除了體能上心肺能力與腿部肌肉的增強,她認為在接觸登山後,出外旅行時感到身心更加自由,更一改以往依循觀光客的行程,只須揹起一只大背包,便能隨興發掘更多不為人知的景點,飽覽隱藏山林內的美景。

 

邱芳柔鼓勵,「勇於嘗試,不要有預設立場。」初次登山時難免會超乎想像,但若能多次嘗試,必能有所進步。她也分享其他社員的經驗,曾有過在初次步行過程中即放棄者,後來以減輕背包重量的方式,逐漸習慣登山路程。而邱芳柔本身也曾因不熟悉裝備而出錯,努力補齊知識後,才慢慢在領隊經驗中找到成就感。除山中景象外,她分享山林裡也有許多遺留文物、遺跡,以及不常見的動植物等,都是寶貴的山林風光。「能學到以不同角度看待事物。」說畢,兩人臉上流露出自豪與難掩的滿足。

 

謹慎冒險 準備萬全

「別人都以為我們在冒險,但其實我們都想過風險。」顛覆人們對從事登山活動的印象,邱芳柔神情嚴肅,訴說掌握資訊的重要性,尤其對於想更進一步挑戰一日以上的行程,應當更加小心。她舉例,曾有位母親帶著小孩未做準備便開車登上合歡山,卻在孩子高山症發作時,因遭遇塞車而錯失搶救機會。若先前曾有關於高山症的知識,便能放緩登山速度,或在遇上塞車時自行走下山,也許終能避免憾事。疫情爆發後,許多民眾轉向國內山林遊玩,卻因為先前資訊準備不足,使山難事件愈加頻繁。

 

何宣儒提醒,儘管網路上能輕易獲得相當多資訊,但卻不盡然適合每個人,她建議尋求身邊有經驗的親友師長,確認自己真正的需求。兩人皆表示,若要進行登山活動,還是透過學校社團為佳,除了社團有相關資源能提供,相較於在外自組隊伍與商業隊外也安全許多。此外,山岳協會以及近期公視所放映的影集《群山之島與不去會死的他們》,也是有意嘗試登山者值得關注的資訊。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