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期新聞

【551期】純正「金門話」承載認同感 陳玉珍盼重視閩南語差異

【記者楊紫葳、孫亦凡/報導】因應「本土語言」列入新課綱中小學必修課程,國民黨立委陳玉珍向教育部爭取保存「金門腔閩南語」,以減少學用落差,一度引發輿論熱議。

 

金門話有別於臺語  本土語師資應分流

針對本土語言議題,陳玉珍熱情地使用金門腔閩南語回應,現今多數臺灣人說的是「臺灣話」(即「臺語」),在地金門人使用的則是音調較「重」的金門腔閩南語(即「金門話」),其和鹿港、澎湖等地的閩南語同屬海口音。透過現場示範,陳玉珍解釋臺語和金門話在發音及腔調上皆有差異,她強調金門話是正宗腔,臺語只是閩南話的其中一支。

隨著近年能教授金門話的資深教師逐漸退休,陳玉珍憂心下一代金門人將無法學習正統的在地語言,因此,她呼籲教育部應明確分別金門腔和臺語的師資認證,勿用臺語標準來考核金門腔教師,避免產生教學落差,同時閩南語辭典也應修訂金門話用詞。

 

今年九月底,陳玉珍要求教育部明定金門話的保存制度。圖/陳玉珍辦公室提供

今年九月底,陳玉珍要求教育部明定金門話的保存制度。圖/陳玉珍辦公室提供

 

列必修有益復興  語言政策應與時俱進

談及本土語言將列入中小學必修,陳玉珍樂見其成,她認為本土語現已式微,若只是選修可能使其變成可有可無的科目,無法貫徹復興本土語的決心。陳玉珍擔心的是,相較於其他本土語言,同語種但不同語系的閩南語更容易被忽略,她希望政府能多關注此面向,讓金門話得以傳承。

過往國民政府的國語運動一直被視為壓抑本土語的原兇,陳玉珍以秦朝「書同文」的策略為喻,表明為快速統領不同族群,國語運動推行有其時代背景的考量,然而,她也承認當時的措施矯枉過正,有需要檢討的地方。而民進黨看似在相關議題上發聲較多,但陳玉珍認為近年來所有政黨皆有本土化的趨勢,只是民進黨相對會宣傳,故在本土議題中能見度較高。

 

陳玉珍希望,本土語言發展別落下金門話及其他不同腔調的保存。圖/陳玉珍辦公室提供

陳玉珍希望,本土語言發展別落下金門話及其他不同腔調的保存。圖/陳玉珍辦公室提供

 

家鄉話蘊含歸屬感  本土語助身分認同

「語言是文化的傳承、意涵。」陳玉珍分享過去在海外求學時於異鄉聽到家鄉話的感動,證明本土語對個人及社會認同感的重要性。她期許本土語言政策能持續推展,讓所有族群都能保有群體意識,捍衛自身文化的留存,她也將繼續陪伴她深愛的金門,為傳承家鄉話出一份心力。

 

陳玉珍在充滿金門元素裝潢的辦公室裡接受師大青年報訪問。圖/陳玉珍辦公室提供

陳玉珍在充滿金門元素裝潢的辦公室裡接受師大青年報訪問。圖/陳玉珍辦公室提供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