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0期】思考的跳脫與碰撞 師大人文電影節展開旅程
【記者林畇希 / 報導】每年11月舉行的師大人文電影節(以下簡稱電影節)於今年邁入第五屆,總籌數學110馮輝倫透露目前已處於籌備階段,且電影節將承繼往年結合電影放映和專家座談的形式,期許能帶給觀眾更豐富的思想激盪。
擴展人文範疇 六項議題訂立多元面向
儘管今年電影節的大主題尚未底定,但六個小主題已經出爐,分別為刻板印象、科技倫理、社會底層、情慾流動、人權獨立和成長經歷。在這六個小主題下,將由工作人員先開出預選名單後,再篩選最終放映片單,各個小主題分別會放映為期一週的電影。針對今年新提案的「科技倫理」和「情慾流動」,馮輝倫坦言「情慾流動」一題可能較容易引發爭議,因為不同群體對此議題有不同的觀看角度;但他認為,正是社會風氣導致大眾對這方面的討論避之唯恐不及,故更應該由電影節作為平台,帶動多元想法產生碰撞。
第四屆人文電影節活動照。圖/ 馮輝倫提供
承繼往年 跳脫限制走出校園
在宣傳方面,馮輝倫指出今年仍會持續製作宣傳片,至於去年和公視、臺藝大學生的合作放映能否持續,他坦承疫情讓合作產生變數,不過仍會接洽。馮輝倫也提出諸多異於往年的宣傳方式:除了希望能將電影節周邊和整體視覺製作得更加精美以提高吸引力外,更規劃走出校園,將部分放映場所移動到校外餐廳,讓觀眾在欣賞電影時也可以品嘗美食。關於該計畫,馮輝倫表示,往年的電影節放映場所選在階梯教室,因學校規範無法飲食,使觀眾失去「電影配爆米花」的樂趣,因此他將盡力爭取跳脫限制,讓電影節放映更貼近一般觀影的體驗,具體細節仍在洽談中。
電影之外 期待思考的激盪
參加人文電影節的觀眾能得到課外活動五育時數的登錄,然而馮輝倫笑稱,這其實是去年校方規定需刷學生證入場而誤打誤撞的結果。除了賺取時數,他更在乎觀眾是否盡情享受看電影的樂趣,並於觀影後獲得啟發,透過電影來思考這六個議題的深淺脈絡。若是對今年第五屆師大人文電影節感興趣,可於「師大人文電影節」粉專追蹤更進一步的資訊,及參與聯動的抽獎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