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期新聞

【549期】與當代對話的歷史 寫給所有人的「故事」

【記者林畇希∕報導】 提到「歷史」,可能讓人回想起枯燥乏味的求學經驗,然而具歷史專業背景的「故事」團隊,卻以深入淺出的故事寫作,引導讀者開拓不同的歷史視角。

 

故事背後的故事 專家打造歷史橋樑

作為台灣唯一以「歷史」為主題的媒體,故事成立於2014年,社群經理何昱泓表示,創辦團隊受當時學運刺激,進而開始思考歷史專業能為社會做些什麼。最終,他們決定成為學者與大眾之間的橋樑,以故事講述歷史,「故事」之名就此誕生。不同於高中教科書的編年形式,他們大多選擇以物件或主題解讀歷史,讀者不僅了解歷史事件的始末,也能藉此反思當代,更甚設想理想的未來。

 

「故事」全體夥伴。圖/何昱泓提供

「故事」全體夥伴。圖/何昱泓提供

 

每月一道關鍵字 歷史教育應重思辨

除了定期的歷史文章,故事每個月皆有相應的「關鍵字」,帶領讀者深入探討特定領域的歷史發展。例如今年五月的關鍵字是「婚姻」,故事便透過介紹從古至今不同的婚嫁習俗,呈現婚姻為流動的觀念,並非是一個不變的制度。

 

談及108歷史課綱的修改,作為故事團隊中唯一具有教職經驗的何昱泓坦言,故事的目的並非升學導向,因此對新課綱關注有限,但他認為新版歷史課綱「主題式」教學和故事「關鍵字」精神相近,故他支持新課綱改革。何昱泓更再三強調,歷史科不應著重背誦,事件發生的背景、影響,如何結合時事給予學生啟發,這才是歷史教育應重視的方向。

 

文字影音雙管齊下 盼健全業界打造新可能

從被動徵稿的共筆部落格,到如今主動製作專欄企劃的專業團隊,6年來故事透過多方嘗試及創新,如與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共同製作歷史刊物《觀.臺灣》、和其他媒體社團合作推廣議題、推出「故事主打星」企劃等,逐漸打穩根基。針對未來規劃,何昱泓表明,故事將會在現行會員訂閱制度上,提供更多樣化的服務,包含講座、工作坊、電子書等,並主力經營Youtube頻道及各社群平臺,希望藉由多元管道,提供喜愛歷史的讀者更全面的史學資訊,同時健全人文產業,讓人文科系的學生對未來就業有更寬廣的想像。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