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學生會長候選人張煦專訪:有些事必須要有人來做
【記者盛祖胤/報導】套上一件粉色襯衫,蓋住了原本的數學系服。與競選粉專網站上那些簡單帶點稚氣的宣傳用圖一樣,明顯看出他對包裝自己仍有些生澀。這是數學111級的張煦,本屆師大學生會長參選人。
身為一位來自公館校區的學生,他切身體會過種種分部學生的不便,更在過去擔任學七舍宿委的日子裡,察覺當前校務運作的盲點。同時他也體認到,師大學生們不論是對參選或投票皆興致缺缺,因此他希望能夠親自成為這座校園改變的力量,從生活周遭的有形層面出發,再擴及制度和文化層面,期許能讓師大走出過去的保守形象,建立煥然一新的校園。
分部學生易遭忽視
說起這位1號候選人,大家首先想到的,大概就是提倡分部權益。而張煦確實也從自己的生活周遭,看見許多存在師大分部的問題。例如性別友善宿舍,雖是校方一片好心,但他身為學七宿委,卻沒有被納入制定時的討論,僅在總務會議的兩週前被告知將在會議上通過此決議。
「因為我聽到的,老實講就是被動告知嘛。我那時候在總務會議上,我也是狗吠火車大概10分鐘,五千字的講稿過去講,還是沒有用。」「其實我也知道,他們這樣是希望說,學校有一些正面的新聞好像也不錯啦,當然我覺得這也是值得高興的一件事情,師大多少失去一些傳統的標籤。」校方在之後的舍員大會上,對住宿生們提出的問題多難以回應,即可知配套措施相當不足。另外,公館校區的木棧道破損、機車棚停有長期占用空間之廢棄機車、晚間缺乏自習空間等問題,皆是張煦認為與學生切身相關且亟需改善的問題。
但追根究柢,他認為分部目前確實是被忽視的,也間接導致分部生漸漸不願意參與學生自治。他以自己參選學生會長的過程為例:「我真的覺得對分部的人很不友善的就是說,那時候抽籤是12點32分。」這對於中午才從公館下課的分部生來說,時間相當緊迫。「我個人覺得是這樣啦,他們現在做的事情,的確是讓分部人越來越不想參加。連抽個籤都是問題,怎麼會有人想參加?」他說,「其實也不只我,我記得還有很多理學院的議員(也有同樣的問題)。」
以自身生活出發 打造理想校園
即便對分部權益有許多關注,他的政見內也不乏對師大全體學生的關心。「我的改變成真,它是CHANGE,有好幾個面向,C的話就是Clean,就是說學校有些地方,有衛生安全問題,例如宿舍有廚餘問題。」這些政見在網路上其實有很清楚的說明,但從他口中說出,卻多了份炙熱的渴望。他的想法不外乎是從生活周遭出發,發現問題、尋找改變的可能,進而打造更舒適友善的生活環境。
針對自己看不到的地方,他也已做好準備。「我可能會沒有辦法想那麼遠,所以我也歡迎大家來找我討論。」就像現在一樣,他接受任何人有建設性的提議。他篤定地說,傳給他的訊息,一定能在12小時內得到回覆。但若抱持這樣的態度,勢必會使學生會業務變得更加繁重,是否已為此準備了充足人力?他說:「我的想法是這樣,我當然還是有人,的確我沒有辦法湊到全部,所以未來可能會刪減部門,就是合併。」他也坦言自己在徵招人力上的不足,但也已想好解方,即透過公開徵選來補足缺口。「你有想法,我覺得你就可以來做。」同時也確保會內能有更多元的聲音。
「如果能讓這個地方慢慢好起來……」被問及該如何讓師大人感受到學生會的存在,張煦亦給出相當務實的答案。「當然就是先做一些事情出來啊。我們也不見得馬上就要有曝光率,但是如果能讓這個地方慢慢好起來,再配上一些宣傳,我覺得是有辦法讓大家覺得,『噢,這屆學生會長可能會做事喔。』」他認為,如果能確實地讓好的改變發生在這個校園,即便他並不擅長包裝,仍有信心能讓大家看見學生會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