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期新聞

【547期】雙主修輔系改「登記制」 降低學分數鼓勵跨域

【記者祝嘉敏、蔡耀瀧/報導】為鼓勵多元選修和跨域學習,雙主修輔系的修習資格於108學年度第二學期改採「登記制」,僅少數術科學系維持甄選制。只要修過各系規定先修的「第一門課」,即可登記取得修習資格,期盼打破科系界線,此次改革同時大幅降低必修學分數,鼓勵學生規劃跨域學習。

 

畢業學分數普遍高 實際取得雙輔比例低

教務長陳昭珍表示因應時代變遷,跨域學習成為趨勢。參考國外大學做法和檢視校內制度後發現,使用甄選制約有一半的學生未能拿到修習資格,最後成功取得學位的比例更不到十分之一。陳昭珍也發現,師大畢業生平均修習150學分,卻常因課堂時間衝突、必修學分數過多等問題,放棄雙主修或輔系學位。

 

為鼓勵學生完成跨域學習的生涯規劃,校方將開放「下學期」與「暑期」兩次登記機會,同時為增進自由學分的選修效率,通識課程也同步改革,將雙輔與通識學分雙重採計作為誘因,鼓勵學生跨領域培養第二專長。

 

各系狀況皆不同 登記制影響層面廣

英語系系主任陳純音對雙輔改制持樂觀態度,她鼓勵學生拓展自身興趣,不必被主修科系限制。然而,過往英語系皆以考試作為標準,陳純音幽默表示:「我們只是端出一桌好菜,至於學生要怎樣才能合他們的胃口,那就要各自斟酌了。」對於學生素質參差不齊的可能性並無過多憂心。 

 

地理系系主任林宗儀則點出改革後的各種隱憂,包括電腦教室空間有限,有些需要電腦設備的課程,本系學生都未必能順利修習,更遑論登記制後遽增的人數。再者,校外考察多以一台遊覽車為限,因此讓每位修課學生都參與考察的可行度低。

 

有些科系基於專業訓練考量,如進入實驗室操作精密儀器的化學系,以及入學時須經術科測驗的科系(音樂系、體育系等)則選擇保留甄選制。

 

改革立意佳 可行度有待檢視

陳昭珍說明,過往用歷年成績篩選學生並不合適,因此改用修習「第一門課」讓學生自我檢驗是否適合雙輔修該系,她也強調各系的「第一門課」不會限制修課人數,同時也可雙重抵認通識的「跨域探索領域」學分。

 

學生會會長陳亮均則推測「第一門課」會有不少執行上的困難,例如因修課人數眾多,教授不只負擔大、教學品質更可能降低。陳亮均也認為,不少科系的課程橫跨領域廣泛,並非所有科系都有合適的綜合型課程能作為第一門課,仍需要深入研擬選擇課程的依據。

 

雙主輔學程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