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期新聞

【546期】學生自主推動「男裙週」 「融入式」新課綱成挑戰

【記者黃右翔、陳冠恩/報導】近年議論紛紛的「性別教育」是社會各方都十分關心的議題。此次透過板橋高中公民與社會科老師林怡君的分享,揭開當前高中端性別教育的現狀。

 

學生自發辦男群週 破迷思展性別多元

關於舉辦男群週的始末,林怡君表明最初只是在高一課堂上提到成大男裙週、台大男裙月,幾位有興趣的男學生便開始自發嘗試在學校穿裙子,雖然過程中不乏異樣眼光,卻成功引起「男裙週」的話題與關注。一年後,經由學生會的推廣,「男裙週」成為全校性的活動。林怡君表示學生才是發起人,她只是協助者幫助學生解決經費問題及拍攝宣傳影片。她也強調「男裙週」的重點並非穿裙子,而是透過著裙裝打破性別刻板印象,展現不同的性別風貌。

 

藉葉永鋕教授性別教育 同志學生表達感謝

平時教授「性別教育」專題時,林怡君會分享「葉永鋕事件」,並讓學生寫下回饋以了解學生的看法。最讓她感動及欣慰的是,有些學生在心得上坦承自己是同志,且長期因個人性傾向感到壓抑與自卑,十分感謝老師讓他們知道自己並沒有「不正常」。另外,林怡君也邀請同志學長姐到班分享大學科系,以及經過當事人同意後與班上分享同志學生的心得,消除對同志的偏見。

 

林怡君老師授課現場。圖/林怡君提供

林怡君老師授課現場。圖/林怡君提供

 

當前教學環境樂觀 需適應課綱改革

「性別教育」授課過程中仍會遇到反對聲浪。林怡君遺憾表示,雖然大部分學生都能接納同志,但她也曾遇到因宗教信仰而極端抗拒的學生與家長,最終雙方並未能達成理性溝通與相互理解。然而,老師認為那只是少數極端的例子。

當前「性別教育」環境還屬樂觀,如「男裙週」效果良好,校方也表達支持與肯定態度,愈來愈多男同學能自由自在地於校園和路上穿裙子。儘管活動進行中遭遇議員質詢引起社會論戰,但卻意外造成宣傳效果,不只校內參與人數爆炸性成長,亦讓更多學生學習尊重多元性別。不過,因108課綱移除公民科「性別」專題,改以融入式的「素養」教學,導致她無法在課堂上直接討論性別議題,須額外開設自由報名的講座。顯然,如何於新課綱中融入「性別教育」是教師們當前一大努力的方向。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