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薈雅集開幕音樂會 揭起午間沙龍序幕
【記者陳楚臻、許霈玟、孫亦凡報導】由音樂系學生所舉辦的文薈雅集音樂會,於本週三(2)在文薈廳舉辦,由音樂系三位碩班同學林威翰、張庭碩、邱郁堯攜手新生鄧明君共組弦樂四重奏,在悠揚的樂聲中揭開本學期「午間沙龍音樂會」序幕。
本學期是文薈雅集的第二個學期,主辦人音樂109吳凡棋與音樂碩二陳佩汝表示,觀眾的支持是他們舉辦文薈雅集的最大助力。
曲目親民不失專業 盼耕耘賞樂風氣
這場音樂會曲目多元,古典、爵士風與經典電影配樂都涵蓋其中,擔任第二小提琴的林威翰同學在講解曲目時說,莫札特的嬉遊曲是在十八世紀貴族的私人小型音樂會上演出,正呼應了文薈雅集「沙龍音樂會」的主題。
三位音樂系碩班學生攜手大一新鮮人,帶來名曲無數。圖/文薈雅集提供
吳凡棋陳佩汝說,舉辦文薈雅集的目的是為了推廣校園音樂風氣,經過上學期固定的舉辦午間音樂會,有收到一些成效,但愛樂風氣的培養仍有待努力。陳佩汝說:「我們有培養出一些固定的聽眾。」但現場仍有許多對音樂會基本禮儀較不熟悉的觀眾,這項推廣音樂的工程仍在進行式。
休閒空間搖身一變成音樂廳
文薈雅集並非傳統音樂表演空間,觀眾可任意走動進出,是否會影響演出進行?陳佩汝表示,她在演出進行中會擔任門控的角色,讓想中途進場的觀眾能通行,也確保開關門的聲響不會影響演出進行。對於理想中的演出氛圍,吳凡棋期許:「我們希望把這裡變成像Live house的形式,大家可以吃東西,但也專注在台上的音樂。」
文薈廳這個休閒空間,星期三中午搖身一變成為沙龍音樂廳。圖/孫亦凡攝
被問及在文薈廳演奏與其他場館有何差異,林威翰分享:「音樂廳的舞台跟觀眾有滿大的距離,在這裡演奏者跟觀眾只有不到幾步的距離,演奏時就可以看到觀眾的一些反映。」
這次表演過程中,有出現旁邊櫃台發票機的干擾聲,兩位主辦人坦言,活動是與圖書館合作,需得再加強溝通。
文薈雅集主辦人陳佩汝(左)與吳凡棋(右)。圖/孫亦凡攝
推廣音樂進行式 觀眾支持是關鍵
為了鼓勵同學多多參與,主辦方這學期還設立了「文薈雅集校長獎」活動,只要至少聽滿六場音樂會,最常參加的前五名同學可獲校長親自頒獎。
目前文薈雅集的一切籌備由吳凡棋與陳佩汝一手包辦,兩位主辦人都即將畢業,如何傳承這項活動成為難題。她們呼籲:「希望大家能夠多參與這樣的音樂活動,有大家來參加的動力才能讓活動持久的舉辦。」並透漏未來也有機會通過審核的方式,讓非音樂系的同學也能上台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