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期新聞

【544期】協助學生會運作 課活組:學生自治不容易

師大學生會辦公室。圖/林佳儀攝

【記者林佳儀/報導】師大學生會為學校社團之一,隸屬於課外活動指導組。負責指導學生會的社團輔導老師劉瓊雅表示,學生會組織目的與其定位為代表全體學生參與各項會議以及學生權益的爭取,且明訂於組織規程中。

 

為學生權益發聲 課活組與學生會搭師生橋樑

身為代表全體學生的組織,學生會與校方關係向來受矚,因應每屆學生會長領導的風格而有所差異。劉瓊雅認為,若學生會採取較激烈的手段,雙方容易產生衝突;反之則能在校方與學生間作為平衡角色,搭建起和平溝通的橋樑。然而她也強調,無論採取何種方式,學生會代表的是全體學生的意見,不能完全服從校方指令,而是必須在意見表達下,以校方可接受的方式積極溝通監督,方能達成共識,締結友好關係。

作為學生會的輔導單位,課活組與校方、學生會皆關係密切。「學生會和一般社團不一樣,不能用『管理」的方式,我們比較以『協助』的角度進行。」劉瓊雅解釋,課活組會在每年改選後協助學生會維持組織運作,並提醒須改進及注意之處。站在中間立場,課活組如何公正地讓學生會與校方了解彼此想法是一大考驗;若溝通意願低落,其角色將難以執行。

 

 

 

缺乏行動力為學生自治問題 學生會難以被「看見」

談及學生自治的困境,劉瓊雅坦言,問題其實源於學生的公共意識及參與度。許多學生認為學生會無法掌握實質治權,卻未深入了解它能行使的權利。她進一步舉例:「我們辦了四屆的人文電影節,可是很多同學在參與之後,在當下可能有些感覺,但在結束後也沒有什麼行動力。」有想法卻缺乏行動力是最大問題,參選人數降低與投票意願低落更彰顯其嚴重性。劉瓊雅提及,這個趨勢並不僅存在於師大,而是牽涉到整體社會氛圍與公民素養的培育,缺乏了解以及大量誤解將使衝突不斷產生。

「學生自治這條路對師大來說很不容易。」劉瓊雅下了結語。學生會最迫切需要的,是讓學生能夠「看到」;因此她建議,學生會可以增加設計公共參與議題的活動,讓學生有更多管道能傳達自己的意見,同時也呼籲大家多多參與,一起讓師大變得更好。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