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體表會|扯鈴】同心協力 讓夢轉動
【記者陳品聿/報導】自102級體表會開始有扯鈴項目,直至106級出現斷層,去年107級又復出。國中開始玩溜溜球,進師大後加入扯鈴社團,體育108陳慶典受街頭藝人楊元慶的啟發,他的表演「讓夢轉動」讓陳慶典印象深刻。「扯鈴,對我而言也有讓夢轉動的感覺」因此,今年大四的他,接下108級體表扯鈴項目負責人。
夢想的繼承與創新
扯鈴的俗名「Chinese Yoyo」,亦即中式的溜溜球,陳慶典認為溜溜球與扯鈴有異曲同工之妙,因此對兩者都有興趣且積極投入練習。「過去一直想要表演卻沒有機會」108級體表會對陳慶典而言意義非凡;現在的他,不只有能力編排自己的表演,更可以帶領新加入的學弟妹完成演出,對他而言,手中扯動的不只是扯鈴,更象徵夢想在手中轉動。
表演的一致性需要每一位成員合作才能達成。圖/陳品聿攝
提及表演的巧思,陳慶典透露表演的幕次安排別有用心。從一開始構思節目以「森林」為主題,再由初次接觸扯鈴的成員打頭陣,接著逐一遞換越來越有經驗的成員出場,配合動作的安排轉變;陳慶典期許將「小樹苗」漸漸茁壯成「樹林」的意象展現出來。
除此之外,團隊成員也同樣致力於盡力整齊一致。「或許單一動作看起來沒什麼,但如果大家都成功的話就會很好看。」同心協力對扯鈴項目而言非常重要,夥伴彼此之間的默契與支持缺一不可。
練習拋接鈴,團隊成員需要同心協力、擁有好默契才能完美呈現。圖/陳品聿攝
除此之外,今年扯鈴項目也嘗試將「韻律體操」融入扯鈴表演中。「因為過去曾看過其他團隊做這樣的嘗試。」陳慶典聊起當時的動機,以及邀請競技108呂家儀擔任共同負責人,期許扯鈴與韻律體操的美感能相互襯托。陳慶典也表示,非常感謝呂家儀平時的鼓勵,以及如錄影、上繳資料、作筆記等行政事務的支持。
108級體表會扯鈴負責人體育108陳慶典 (左)、競技108呂家儀 (右) 。 圖/陳慶典提供
訓練與調整 練習之路從不容易
談及團隊的夥伴們,陳慶典說明其實「團隊成員大多非扯鈴專業」所以更需從零開始訓練。首先,從簡單的基本功入手,接著就是大量時間的練習與調整。陳慶典解釋因為「扯鈴比較技術性」,以學術名詞「角動量」來說,因為有角動量在所以不會轉彎,但若誤碰某一邊的「鈴碗」(扯鈴兩側頂端)就會往該方向旋轉。看似小巧可愛的扯鈴,扯動起來從來都不容易,所倚靠的更是夥伴之間一再的練習。
訓練的過程必然艱辛,陳慶典談及對許多新加入的成員而言,扯鈴若要轉要加速,什麼時候該用力或放鬆非常重要,每一個細節都是成敗的關鍵,因此要從穩定扯鈴到任意操控需要的訓練時間非常長。在練習規劃上,陳慶典也從一開始讓夥伴們同時練習多種技巧,逐漸培養手感,以致後來發現多種併行下無法專精而有所調整。訓練的過程之中,無論是負責人抑或是表演夥伴們,都共同追尋正式演出近乎完美的呈現。
完美的呈現,是背後一次又一次練習的成果。圖/陳品聿攝
(責任編輯/陳俞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