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數十天公投綁大選 苗博雅與沈清楷分享如何投票
【 記者廖郁菁/報導 】11月24日將迎來新《公民投票法》上路後的第一次公投,包括婚姻平權、東奧正名等,共計十項公投案將與九合一選舉共同舉行投票。現行公投法明訂18歲以上國民都擁有公投案的投票權,但到底公投案有哪些?我們又該怎麼投票呢?11月14日晚間,由師大學生會與哲學星期五主辦的「公投如何投」講座,助你釐清所有困惑。
首先由英語系教授黃涵榆開場,解說這次公投的重要性。接著哲學星期五創辦人沈清楷與「左伯伯」石明謹接棒,討論這次公投第13案、俗稱「東奧正名」一案的內容。「無論如何選手都可以比賽,」他澄清網路謠言,指出即使申請正名失敗,極低機率下中華奧會被停權,選手仍能以個人名義參賽;唯一差異在於無法代表國家,並不影響選手個人權益。沈清楷舉荷蘭改名「尼德蘭」為例,說明更正隊名是有先例的。而石明謹則說明,他接觸到的選手們都不喜歡「中華臺北」這個名字,「那為什麼不勇敢提出改變?」他質疑。東奧正名並不保證沒有風險,但這是臺灣表態的重要機會,既然風險很低,當然要放手一搏。
社會民主黨委員苗博雅則提出「民族性」問題。他認為第13、14、15案背後共享的隱藏價值是「臺灣人是什麼樣的民族?」苗博雅說明,無論是否通過,提出公投案就是讓現況更接近理想的一種管道,「我們要苟且偷生,還是願意追求更好?」並鼓勵大家勇於表態,願意大聲說出「我同意」,就是給不敢走出陰影的人們最大的支持。
在精采的分享之後,有同學提出「該如何說服親友」的問題,苗博雅建議「順他的毛」,針對對方在乎的部分闡述說服;石明謹則選擇打破對方不合理的邏輯敘述。最後講座在和平溫馨的氣氛下結束,更發放不少公投小宣和隨身面紙包,期待大家能在11月24日,挺身投下自己最神聖的一票。
公投小抄。來源/事件地平線
社會民主黨委員苗博雅。圖/廖郁菁攝
哲學星期五創辦人沈清楷。圖/廖郁菁攝
暱稱「左伯伯」的專欄作者石明謹。圖/廖郁菁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