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1期】運算思維成趨勢 開設通識助推廣
【記者張慈恩、饒辰書、陳俞均/報導 】根據教務長陳昭珍於今年伯樂大學堂演講中提到「在臺師大一定要學好的八件事情」,師青以網路表單調查師大學生對於此清單的符合程度。其中共97份有效問卷顯示,師大學生對於清單內「一定要學好運算思維與程式設計能力(CT+X)」感到最無法符合自身情況,共計約五成七的學生感到「毫無符合」,以及二成六的學生感到「很少符合」。
運算思維化繁為簡 資訊化社會趨勢
據表單顯示「運算思維與程式設計能力」為大多數同學陌生與匱乏之處,然而隨著資訊化社會的發展,運算思維與程式設計化繁為簡、提高效率的能力,卻是不可否認的重要技能。副校長資工系教授李忠謀解釋:「運算思維與程式設計的關係並不是等號,而是在具備運算思維的基礎後,再進一步發展程式設計的能力。」運算思維即能夠理解電腦執行程式的基本程序,依步驟拆解問題,,而理解電腦運行基礎之後,再透過程式語言的習得,促使電腦聽隨指令,進而快速與方便的執行任務。
因此,「運算思維」的能力其實是不分科系的。步驟化除了能使複雜問題容易被解決,在已了解電腦溝通的思維基礎上,也可針對不同的專業領域擁有更多元之運用,例如:表演藝術活動中觀眾與表演者間互動裝置與增添課堂生動性的線上遊戲教材等。不再僅限相關系所能力,生活中各種領域,皆有運用運算思維與程式設計能力的機會,而此亦為當今資訊化社會重要趨勢。
趣味化逐步教學 盼促資訊學習普及化
近年來校方逐步推動運算思維與程式設計能力,本學期共開設十二門「程式設計與運算思維」通識課程(數學與邏輯思維核心領域),期盼同學建立接觸程式語言以及其他軟硬體進階操作的基礎。授課教授之一的助理教授江政杰表示:「明白運算思維的學習對於大部份的同學來說相對陌生,所以會漸進式的教學。舉方來說,透過桌遊的方式,帶領學生認識資訊科技的重要工具,進而介紹相對複雜的觀念。」從桌遊入門,引導學生認識運算思維,進而介紹基礎的程式概念,再運用簡單的程式技巧嘗試解決較複雜的整合式問題,目標培養學生在學期結束,具備合作完成遊戲程式專題的能力。
對於大部分學生而言,運算思維與程式設計能力的接觸,看似遙不可及。通識課程的開設,兼具趣味化與漸進式的教學引導,盼助學生學習、引發興趣與增進運用之機會。江政杰同時提到:「在生活中會不斷接觸各種新的資訊應用,可以挑選自己有興趣的主題去深入瞭解,思考『這是怎麼做到的?』只要保持好奇心願意深入思考探究,搭配在網際網路上搜尋相關資訊,每個人都可以提升運算思維的能力。」
致力推廣基本能力 未來有意設立學程
目前通識課程以學習基礎能力為主要設計方向,以便學生未來接觸程式語言及其他軟硬體的進階操作。校方也正以「應用性質」積極規劃相關進階課程,使個人不同學術領域,得以結合運算思維與程式語言,創造一加一大於二的收穫。而副校長李宗謀同時談及:「未來校方有意開設相關學分學程,讓具有通識課基礎的同學,能更進一步學習人工智慧、資訊應用等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