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攝團》攝影展 從地理人的鏡頭看世界
【記者林佑宣、黃佳鳳/報導】本週(4/30-5/4)在勤樸中庭舉辦「地下攝團:地理系攝影展」,同時是文學院人文季系列活動。攝影展由「地下空間」、「地下社會」與「地理考察」三項主題所組成。為何採拍照做為記錄的方式之一?起因於地理系學生常到各地考察,用「地理人的視角」拍下考察或是日常生活中的各式景象,地下攝團攝影展的目的則是將這些攝影作品呈現於全校師生眼前,並舉辦考察體驗。
攝影展吸引許多學生駐足觀賞。圖/「地下攝團:地理系攝影展」提供
用影像的溫度 做思想的交流
談及初衷,總籌地理108呂文揚、蔡旻芝說:「一是讓地理系的同學能夠互相交流、聯絡感情;二是讓其他科系的同學能夠了解地理系的生活,讓大家知道地理系如何詮釋這個世界。」由此衍伸出三大主題,而「地下社會」特別探討被忽略的社會議題,希望以此引起大眾關注這些議題,並了解地理人的觀點。
走進展場,可以看到許多學生駐足欣賞攝影作品。蔡旻芝表示:「此次活動,將勤樸中庭短暫成為地理系學生聚集的空間,看見各年級打破界限,交流談笑,我就覺得這次活動的目標達到了。」呂文揚也提及,攝影展每天吸引近百人次駐足觀賞,並搭配人氣投票及打卡活動,成功引發迴響,有位地理97級的系友路過來看展覽,湊巧遇到做為評審的老師,兩人便很開心的分享近況。地下攝團攝影展呈現出地理系特色—考察課程,也成為師大師生凝聚、交流之處。
參與攝影展的學生為作品打分數,選出心目中的佳作。圖/「地下攝團:地理系攝影展」提供
跨領域合作 組團創新意
地下攝團集結師生多方領域的合作。靜態的攝影展上,展示空拍特展、評審人像繪畫,以及繪畫創作商品,發揮地理系同學的長才;另除與華語系同學做公關經驗交流,也與社教系同學的甜點品牌合作。動態活動上,則由地理系林聖欽教授與系友蘇賢耘,在5/12(六)帶領「考察體驗」活動。最後,總籌表示,這次的經費與人力雖然不足,但是經過大家的努力,完成了新的嘗試。
這一週,來到攝影展的人們透過照片,看見地理人鏡頭下不一樣的世界。
地理系學生繪製留言板。圖/「地下攝團:地理系攝影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