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期新聞

【536期】女性主義潮放大訴求 莊佳穎:非刻意劃分性別

【記者林依霖、李尤、楊詠崴/報導】同志大遊行、酷兒影展、女性影展接連登場,性別議題受到熱烈討論,而女性主義被放大同時,也出現正、反兩極評論。長期研究流行文化的臺文系教授莊佳穎認為,女性主義的用意並非刻意劃分性別,而是從女性的角度讓基本人權的訴求被看見。

 

談空氣中的刻板印象   女性不應自落窠臼

「我們有看到,可是我們覺得就是如此(刻板印象想理所當然)。」莊佳穎觀察,父權之下性別刻板印象存在於生活周遭,對於女性形象的理想要求、適婚年齡的壓力,在社會結構中無所不在。她表示,而這才是女性主義最應該積極突破的要點。

而莊佳穎的研究中發現,年輕世代中男性對於女性主義的認識,相較於其他東亞社會是相對進步;反而是女性有時仍將許多窠臼套在自己身上,例如對體態外貌的要求、單身的恐慌,「台灣社會的性別風氣相對開放,女性應該要走到更前面的位置」莊佳穎強調。

 

呼應女影主題    莊佳穎:情慾應該很日常

針對今年女性影展「長照單元」單元,莊佳穎提及,臺灣社會對於幼兒教育的落實照顧十分欠缺,加上社會支持網絡效果低落,以及對於南洋移工聘僱法規又太過嚴格,導致非法市場興起,因此莊佳穎認為,長照問題應從改善政策著手。

 

而針對女性影展另一主打「女人的A片」單元,莊佳穎十分感興趣,興奮但嚴肅提出:「每一個女生的身體都應該是可被慾望的。」她表示,年長或身體有缺陷的女性,都可能擁有「想被慾望的慾望」;然而,莊佳穎提到,媒體多著重在主流「漂亮女體」上,使得情色或者色情再現時被美化,造成大眾形成刻板印象。莊佳穎期待,影展或其他活動能讓更多非典型的色情片被看見,「情慾應該很日常」,盼更多人能夠正視議題不同面向。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