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6期】開課、實習標準放寬 少阻力多機會
【記者周景怡、葉真妤、賴昭銘、廖宜德、陳冠融/報導】師資培育修正案於今年5月6日於立法院三讀通過,除了影響師培生檢定考試與實習涯規劃,修正案第七條也適度鬆綁師資培育大學課程設計的約束大學僅須依據「師資職前教育課程基準」(以「教師專業標準指引」為基礎)自訂課程。目前政府將中學的課程基準委託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並由副校長宋曜廷作為總計畫招集人,師培處也將參與課程規劃。
開課門檻降 教學素質生疑慮
師資培育課程組組長張民杰指出,雖然課程基準將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主導,但學校仍須考慮到其他學校的需求。關於開課,臺師大基本上並無太大阻礙,但僅以臺師大標準訂定課程基準,其他大學將可能因沒有對應中學課程的師培課程或師資,很難開出符合基準的課程,不過,新制度鬆綁對於其他師資培育大學仍有較多益處,未來教育部將以「核備制」審核各校推出的專門課程,每種專業課程統一以核心能力作為前導指標,並且設有核心能力參考組合系統協助學校選擇開設之課程,各校自行評估符合設立基準便能開課。張民杰也提出疑慮,由於專門課程的能力放寬標準,他校將更容易達標並推出課程,未來師資素質是否下降,仍有待觀察。
增加多元實習機會 推廣加強實務能力
師培法修正草案進一步提及,教育部將透過補助師資培育大學落實教育實習輔導工作。因此師培處也配合師培法的修正,規劃讓學生在實習過程中拓展個人視野及未來就業的市場,包含目前積極推行的國際文憑課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希望在將來培養至世界各地國際學校任教之師資。此外也有意拓展海外實習機會與就業市場,讓學生除了在本國中學實習外,也能到其他國家體驗不同教育環境,更容易與世界接軌,豐富同學的教學實戰經驗。此外,新制度也放寬師資生實習可用到偏鄉或者海外學校擔任代理教師抵免。
由於新制尚未正式上路,教育部可能會在實習後增加類似公開觀課的相關檢定,鞏固學生們實作及實際教學的能力,例如簡報製作、寫教案或案例討論,也就是除了教師資格考進行第一批篩選外,有意在實習後另增第二次篩選檢定考試,但正式方案仍需商榷。目前此規畫由政府委託於台師大師培中心黃嘉莉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