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4期】偷竊、偷窺、偷拍頻傳! 校園安全亮紅燈
【記者陳思羽、顏禎儀、梁凱渝/報導】近期師大校園驚傳偷拍事件,於社群軟體熱議引發校園安全疑慮。針對事件,師大校園駐警隊坦言,很難徹底防範,因校園屬開放空間,學校難以過濾來訪民眾身分,校方雖配有監視器、保全系統及駐警隊,仍建議學生提高警覺、留意周遭。
加強設備防護 防範可疑人士
駐警隊小隊長關凱霞指出,學校目前在行政大樓廁所測試新的保全系統,當事人可在察覺異狀或發現犯罪行為時按下警鈴,將同步連線駐警室,並具廣播及錄影功能,可即刻嚇阻並蒐證。預計帶近期測試穩定後,將向廠商洽談添購事宜。關凱霞提及,各廁所都配有警鈴,學生若遇到可疑人士跟蹤或發現不尋常聲響時,可就近到廁所按下警鈴求助,駐警隊會立刻前往處理;若事件已發生,應在事後盡速通報,駐警室會與派出所合作調查,保障師生在校安全。
目前校內廁所使用的緊急按鈕。圖/陳思羽攝。
校園安全層層把關 事前預防避免宵小
副總務長邱皓政指出,失竊最常發生的時間點多在重大慶典如運動會等活動;平日則常發生在學生疏於防範的區域,如圖書館、文薈廳等公共場所便時有所聞;性騷擾事件則是洗手間居多,有數起臨時犯案的案例,因此關凱霞強調,貴重物品一定要隨身攜帶,駐警隊也會截取可疑人物影像加以宣導。關凱霞坦言,先前曾在文學院廁所發現針孔,雖然每個月都有例行檢查,但隨身攝影設備機動性高,有心人士若要深入隔間偷拍並非難事,因此呼籲同學上洗手間時要特別留意。邱皓政表示,同學可能因身處學校而降低警覺,但校園內也時有耳聞諸如順手牽羊、偷拍裙底風光等案件,隨機犯案的例子很多,即使是男性也有被騷擾的可能,牽扯社會發展及教育層面的問題。
圖為位於行政大樓測試中的新型保全系統。圖/陳思羽攝。
校園自主重包容 輔導教育為考量
邱皓政解釋,以偷拍事件而言,若性平會接獲通報,總務處會配合辦理,以前端預防、協助調查及蒐證為主,之後交由學務處專責導師室負責與學生溝通。邱皓政說明,只要發生跟學生有關的事件,通常優先請專導協助,希望以輔導的教育立場給予同學改進的機會,尋求司法途徑是最後一條路,像偷竊案屬於非告訴乃論之罪,往上申報會使學生留下案底,因此通常不鼓勵主動跟警察單位聯繫。
性平會把關騷擾投訴 校園性平意識待推廣
針對校內性騷擾事件,性平會學生議會代表黃宇禎解釋,校內發生的偷窺、偷拍事件因須遵守無罪推定原則,性平會只能被動等學生申訴,能主動做的限於推廣與輔導,或透過每年與性壇社合作的愛洛生活節等教育活動。學生代表在性平會的地位如同其他職員代表,但因學生代表會每年改選,無法成立長期小組,主要作用是在會議中發表學生方意見以建議行政單位辦理。對校園安全的防範,黃宇禎建議可在夜間於各校區調查可能的死角,或增設攝影機,但針對偷拍案件,最重要的還是師生性平意識的養成,或是直接通報性平會,否則就算加強設備也不能避免性騷甚至性侵的發生。黃宇禎坦言,性平教育在校內其實並未徹底實踐,若要落實,除了教育宣導,也可從生活空間開始,如性別友善廁所,甚至是性別友善宿舍都應該要有討論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