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青即時

校長遴選委員公聽會 空間規劃成焦點

【記者余雅琳/報導】26日下午兩點,師大第14任校長遴選委員會舉辦公聽會,同時連線公館校區及林口校區,匯集三校師生民意,給予未來校長遴選時一項參考及指標,然而今日公聽會,校園空間規劃成了重要焦點,三校區皆有不少建議與呼籲,師大人文學社也舉牌、表達他們的聲音。

P3370788

師大人文學社舉牌、發言,期望新一任校長重視校園空間規劃。圖/余雅琳攝。

師大人文學社首位發言,也拿起寫有「師大學店,還我空間」及「反對校園空間商品化」的板子,社長黃琪樺提到,校園空間逐漸被商業使用,學生自主空間與資源卻漸趨不足,顯現校方正以商業手法經營學校,喪失創辦教育機構的初衷。黃琪樺期許新任校長上任後,能落實以學生為主體的空間規劃,考量學生需求。此外,黃琪樺呼籲校方應讓資訊公開、透明,使學生能確實監督校方,若未來校方持續漠視學生聲音、壓縮學生空間,「學生不會坐視不管。」

P3370794

代表理學院,化學系教授陳焜銘表達公館空間改造之需求。圖/余雅琳攝。

校園空間議題,於人文學社發言後陸續展開,公館校區及林口校區皆提出該校區空間規劃訴求。化學系教授陳焜銘表示,目前公館校區空間設備老舊,對於教學研究或實驗都不夠,加上自然科學之研究、實驗藥品,基本上都是管制藥品,需要更安全的管理辦法與空間。林口校區主任吳忠信認為,林口校區為未來學校發展基地,但目前很多設備非常老舊,包括上午因設備老舊而全校區停電,期待新校長針對林口校區多做規劃,使校園更安全。

 

遴選委員學生代表高翔煜認為,公館校區改造規劃應盡快展開,是未來校方重點發展的一塊。高翔煜也提到,未來新宿舍及大樓將在公館落成,學生因住宿需求重心會偏向公館校區,社團及各式活動亦會進行,他希望未來能有一定比例空間,提供給學生社團做使用。

P3370844

陳振宇認為,校園規畫可與地方政府結合。圖/余雅琳攝。

「跟地方政府做合作。」遴選委員教師代表陳振宇提到,校園規劃涵蓋周邊措施,應與地方政府多做溝通及合作,甚至讓校園規劃納入都市計畫之中,認為未來校長應勤跑台北市或新北市政府。

P3370873

代表教育學院進行發言,陳學志建議未來盤點空間,找出可以共享、分享的空間。圖/余雅琳攝。

陳振宇也表示,校園空間每一系所都「超級不足」,目前有許多空間都做委外經營,陳振宇肯定委外經營籌措經費之需,但也認為在教學空間不足情況,應以教學空間為優先考量,「賺錢很重要,但有其他辦法。」另一教師遴選委員代表陳學志認為,空間有限、不足,是因為校園許多空間未被有效使用或共享使用,建議盤點校園空間,並讓各單位間協調,分享使用空間。

P3370892

勤跑林口校區,社教系主任張德永提出林口校區空間使用建議。圖/余雅琳攝。

「林口不算太遠。」社教系主任張德永指出,林口校區空間使用的可能性,他提到目前該校區內部分空間未被有效利用,應可透過配套措施,讓部分進修、國際專案或是會議,挪移至林口校區進行。他表示,當大家都擠在本部或公館校區,空間固然不足,目前林口校區有一定基礎,只差配套措施擬定。吳忠信補充,校區內設備整修勢在必行,水電也是一大問題,期望能盡快做出改善,若林口校區未來使用率提高,能提供安全、優質的環境及空間。

 

下一任更好? 師生對新任校長之期許

「校長權力很大,但是遴選委員權力更大。」教評中心王麗雲表示,遴選委員責任重大,必須為校長遴選下判斷,希望開設遴選專區,提供師大校友及師生,對於校園現況及未來發展表示意見,讓判斷較為精準。作為唯一學生代表,高翔煜建議下一屆遴選委員應增加學生及各處室代表,並在之後遴選委員討論內容,以錄音或錄影方式做公開,讓全校師生及校友能知悉遴選狀況。

P3370833

遴選委員唯一學生代表,高翔煜期盼下一屆能增設學生及各處室代表。圖/余雅琳攝。

對於新任校長期待,師生皆有不同看法。地理108漳玨賢表示:「期待選出的校長,能夠、具有現任校長缺乏的東西。」他舉出三個面向,一、人文關懷及校園整體規劃的格局精深;二、開放校園胸襟;三、公平的分配。以日前中正堂改名行動為例,漳玨賢認為,中正堂以人名作為命名依據,違反師大校園建築建物,以校訓作為依據的慣例。此外,漳玨賢回應週三校務會議中,校長張國恩對於「校務會議資訊公開」的發言,漳玨賢認為資料開放,更能保障委員的發言,否則若因抹黑、擔憂言論霸凌而不開放資訊,立法院也不必開放任何會議資訊。

P3370860

期盼新任校長能有現任校長缺乏的部分,地理108漳玨賢提出看法。圖/余雅琳攝。

「募款能力。」遴選委員代表林玫君提到,不論空間規劃或教學設備,都需要很多經費支撐,新任校長能否籌措足夠經費,是其一項重大任務。林玫君補充,目前因經費關係,許多設備老舊未做修繕,像是游泳池及體育館天花板,不時有東西掉落,現況只能以治標不治本方式處理。

P3370884

作為遴選委員,也是體育系主任,林玫君提出看法。圖/余雅琳攝。

歷史109黃芷儀質疑,共同英文、共同國文必修之必要性,「人類不應該被逼迫學習某種語言,那是我們的權利。」她說明,語言是人類溝通的工具,現今也是多元化及國際化的社會,不應強迫學生修習特地語言,作為新校長之特質,應有開闊的學習視角。

 

歷史106孟令偉認為,新任校長應重視師大歷史,尤其是校齡部分備具爭議,以國北教大為例,同樣為日治時期存在之學校,校史從1896年算起,而師大則由民國35年為基準,他呼籲新任校長應依校史定義做修改,肯定台北高校的存在事實。

P3370914

歷史109黃芷儀,針對必修共同英文及國文提出質疑。圖/余雅琳攝。

P3370900

歷史106孟令偉,認為新任校長應重視師大歷史。圖/余雅琳攝。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