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青人物

【人物專訪】22th學生會長改選二號楊婷雅:一起建築想像

【記者楊羿柔/報導】以一介素人之姿投身台師大第22屆學生會會長選舉,社教系109的楊婷雅,日前釋出五大政見:做、學、吃、住、活,主打親民形象,強調在地化、公共參與等精神,並期待將「學生會的學生會」改造成「學生的學生會」。曾擁有板橋高中班聯會主席的經驗,這次的競選也讓楊婷雅更加確定,自己想推動學生參與公共事務的決心。

 

對大學的想像? 楊婷雅:自由選擇

105學年度首度在一般通識出現的大學入門,規定教育學院的大一學生皆須修習,然而一向採取自由選修的通識課,為何會出現必修的規定?楊婷雅認為,大部分學生對於大學的想像應是自由選擇,儘管是系上的必修,也是自己選擇該系後才必須修習的課程。

 

「學生他們不會知道這些事情,」楊婷雅指出,校方以試辦名義推動大學入門的課程,卻未與學生代表進行討論,明顯違反學生權益,此事也成為她出來參選的動機,「不要只是對於學校現在的作為去監督,其實很多事情是我們自己可以發起的。」

 

從人本價值出發 楊婷雅:要讓師大學生動起來

「學生會不是學生會自己的,而是學生的。」楊婷雅的五大「好」政見:做、學、吃、住、活,除了扣緊學生日常生活之外,面對師大作為教育體系的一員,她認為應該有更多想像。「師大一直都在轉型的狀態,」她說明,「從自己出發,擴及到體制外。」同時她期待能結合各系學會的資源,兼顧各種面貌,從人本的價值出發,兼顧人的自由意志與學生的學習權,「讓教育永續下去。」

 

社會教育系的培育,讓楊婷雅思考社區到底是什麼。她認為,人的生活都是建立在彼此的生命之上,而教育應是雙向且多元的。「我們彼此都一直活在彼此的生命當中,」她強調,「這不就是公共參與的行為嗎?」站在公共參與的角度,楊婷雅再提出各系資源之結合,創造一個提供師大學生交流與資訊流通的App,「要讓整個師大的學生動起來。」

P3360694

興奮講述自己參選理念。圖/余雅琳攝。

素人參選 盼能引起共鳴  

曾擔任板橋高中班聯會主席,楊婷雅自認對於師大整體運作陌生,但透過自己大一新鮮人的身分出來參選,希望能引起其他學生共鳴,讓更多人了解公共事務的參與並沒有這麼難,「想讓大家感覺每個人都可以。」她堅定地說。

 

競選的過程中,楊婷雅並非一股腦地向前衝,而是主動請教許多前輩。她特別提到,曾在靠北師大的臉書粉絲專頁上看見匿名發文在質疑師大學生會,原選擇單純張貼個人競選專頁連結作為回覆,隨後受認識的學長建議,若能補上個人對於學生會的看法,會更妥切。楊婷雅坦承高中班聯會與大學學生會確實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她也感謝地說到:「一個字或一句話都是建議。」

P3360684

期盼當選後,能與師大學生一同想像,建築新師大。圖/余雅琳攝。

持續招募人力 一起建築想像

楊婷雅坦承,素人身分讓她在組織團隊上最大的阻礙即是人力資源不足。談起如何回應選民對政見的期待,她認為應採取一個互惠的過程,以吸引更多人才加入學生會,透過聘請講師授課與成立專案小組的形式,讓各系的學生產生交流,以學習作為人力招募的基礎和獲利的最終目的。

 

「讓師大在地活起來。」楊婷雅提到,大家經常會拿附近的學校來跟師大比較,「但我們還是想留在這裡做點事。」面對選委會規劃選舉時程的緩慢,以及宣傳、人力組織、政見策畫等各方面的阻礙,楊婷雅仍認為,呼籲學生公共參與並不難,而投入學生會會長選舉,是她向外界證明其公共參與決心的表現。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