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特稿

【師青沙龍】發光背後的故事 體操選手麥劉湘涵

【記者薛蓉/報導】運動員在發光的舞台下,是怎麼樣的生活?師大體操國手麥劉湘涵在3月10日沙龍中,以幽默口吻分享勤苦體育故事,從國小接觸體操,到人生階段中遇到不同困難,包括減重、半夜練習、生活經濟困難等,一揭光鮮亮麗之下,跌跌撞撞的成長過程。

IMG_3165

師青沙龍邀請體操國手麥劉湘涵(左)分享體育故事。圖/黃國駿攝

 

起步晚成劣勢 父母堅持助成長

「剛開始以為自己會前手翻很厲害,後來發現在體操館裡年紀比自己小的同學,能做到更多。」在麥劉湘涵國小三年級時,經營水果販售的爸爸偶然與客人提起好動的麥劉湘涵,那位客人正好是國小老師。在對方建議之下,麥劉湘涵第一次走進體操館,而這一走就是15年。

 

「老師說我身體素質很普通,又國小三年級才開始練,其實有點晚了。」麥劉湘涵談到,當時她與其他選手之間有著巨大落差,對比起步甚早的同伴,她只能選擇加倍努力彌補不足。

 

麥劉湘涵付出長時間,也加倍努力應戰體操種種考驗,但也不免遇到「撞牆期」。她表情略帶靦腆的分享,曾經有段時間,哭哭啼啼嚷著再也不要練體操,卻依然每天被爸爸媽媽連哄帶騙帶到體操館報到。「國小時如果不是他們一前一後把我夾在機車中間,堅持每天從屏東來回80分鐘送我到高雄的體操館,我搞不好現在在賣水果。」謙虛的她總是把榮耀歸功於父母。

IMG_3234

曾經哭啼的小孩已成為許多成長中選手的「小麥老師」。圖/黃國駿攝

 

遇上伯樂教練助成長 持續努力盼賽場發光

教練無疑也是麥劉湘涵能繼續鑽研體操的幕後功臣之一。麥劉湘涵慢慢道出遇到翁士航教練的契機,在一次比賽中,因為前教練的腳受傷無法帶隊訓練,所以更換成現在的翁士航教練。「我第一次可以在比賽之前一天吃五餐!而且還沒胖!」翁士航教練調整適合麥劉湘涵的訓練及飲食,麥劉湘涵就像是千里馬遇上了伯樂,不僅身體變得健康,比賽成績也更加亮眼。「只要還在進步,我就會繼續比賽。」有別於大多選手在畢業前會尋找教職或其他工作,麥劉湘涵未來將攻讀師大競技系碩士班,希望能持續在比賽場上轉身翻騰。

 

沙龍最後的問答時間,一位女兒正在練體操的媽媽提問:「如果人生重來一次回到國小,不練體操的話會想做什麼 ?」麥劉湘涵回答:「想不到還能做什麼。但如果能回到國小,希望可以馬上遇到現在的翁士航教練並問他:『翁老師你可不可以帶我?』。」人發系碩一蘇小斐表示,親戚也是練體育的,後來因為經濟壓力而放棄,所以想知道麥劉湘涵選手如何堅持過來。聽完沙龍後她說:「雖然遇到好老師也是重要的一環,但更可貴的是麥劉湘涵自己的毅力。」

 

IMG_3169

沙龍吸引不少體育人參與,從麥劉湘涵分享中一窺體育人生甘苦經驗。圖/黃國駿攝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