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六事件師青校園

【四六事件】四六短講盼正視歷史 黃芷儀:保守校風來自過去恐怖壓迫

【記者余雅琳、吳亭霓/報導】師大學運歷史一頁,也作為師大校風轉為保守的起始點,「四六事件」將邁入第68週年,昨日(4/6)師大學生會於樂智樓前舉辦紀念活動,由學生歷史109黃芷儀、歷史106王學儒進行短講,中間也穿插兩首歌曲「光」、「點敬你的菸」,用溫柔方式讓師大人正視這歷史篇章。

IMG_9889

四六事件邁入68年,短講一再強調勿忘記歷史。圖/余雅琳攝。

黃芷儀淺談四六 喻師大如失去自由之鳥 

黃芷儀作為短講者之一,她形容人在歷史洪流中如同蝴蝶,「在我們揮動翅膀的每一秒,我們都在綻放著蝴蝶效應。」在相互影響之中,我們正在改變現狀,同時也塑造我們自己的未來。

0406

歷史109黃芷儀談起四六事件以及去年抗議宿舍連坐制。圖/吳亭霓攝。

拿起麥克風,黃芷儀開始陳述四六事件始末(台師大的「學運歷史」(三)),也提及去年12月師大宿舍施行連坐制爭議(讀者投書》納粹就在你身邊),她描述在與校方交談過程「說有多官僚就有多官僚」,彷彿書中70年前描述與官僚交談畫面,活生生出現在眼前,質疑曾經學風自由的師大,竟淪落到用連坐制管理學生。

 

「我相信多數人,對於師大既定印象就是乖巧、就是保守。」黃芷儀表示,師大目前保守、乖巧校風,是因過去遭校方整肅、恐怖壓迫而來,她比喻師大人如同曾翱翔天際的鳥,卻被四六事件硬生生扯了下來,當被關在籠裡太久時,還以為「會飛是一種可怕的病」,黃芷儀呼籲應多加思考乖巧與保守背後所帶有的意義。

 

乖小孩?受控制? 王學儒:四六至今威權仍存於校園

「(四六事件)代表當時政府對於人民強力的箝制,同時也是白色恐怖的開端。」王學儒提到,政府運用威權壓迫人民自由權利,也用四六事件讓人民更加感受到與政府抵抗的無力感,但幾十年過後,他認為師大校園仍存於威權底下。

 

王學儒以馬雲獲頒師大榮譽教育博士為例,當時校方此舉引發各方不滿,也遭網友於「靠北師大」批評,校方得知後,便要求該匿名社群撤下文章並公開道歉,但學校壓迫學生消息一出校外,卻又將撤除壓力拿掉,王學儒認為學校仍把學生當作是「乖小孩」,希望學生把事情交由學校決定、學生是受他們控制,他譴責四六結束至今,師大想法仍與過去一樣。

螢幕快照 2017-04-06 下午8.26.28

以師大校內多起議題為例,王學儒強調校園內仍存在威權。圖/吳亭霓攝。

再以去年校歌事件為例(快閃亂入音樂節開幕式 學生舉牌籲翻轉校歌),因歌詞中「重歸祖國樂融融」等詞句,學生會要求校方成立校歌管理委員會,翻轉不合時宜校歌,王學儒提到,在校務會議後委員會雖成立,但校長態度卻表明委員會成立基於對學生的承諾,並非經由會議決議,意味著校方否認學生於會議上的代表權,僅想用個人方式解決問題。

 

緬懷過去四六事件中學長對學校、對政府奮力抵抗,王學儒期望該精神能繼續留存於現在學生生活中,多思考一點身邊事情,有哪些應有權利卻莫名消失於某處,當學校不經學生意見而直接決議時,權力早已被消滅。

IMG_9888

歷史感並不只顯示在數字上,學生會副會長高翔煜認為,應了解校園整串歷史脈絡。圖/余雅琳攝。

學生會副會長高翔煜認為,師大人文學科多元,也是一間富有歷史感的學校,但歷史感並未只凸顯在數字上,更應正視校園一連串的歷史脈絡,「四六事件」作為台灣白色恐怖時期濫觴,師大又是事件發生地,沒有道理不好好看清這事件。對於後續四六紀念活動,高翔煜表示會交由籌備部門規劃及構思,然而四六事件目前整體研究仍偏少,因此會傾向找更多相關領域專家做出全面剖析,以靜態講座方式進行,但也不排除動態呈現。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