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青即時

單身無罪?戀愛有理? 「單身動物園」看親密關係多元面向

【記者陳思羽/報導】愛洛生活節影展22日晚間七點來到最終場,選定放映電影「單身動物園」,劇情設定中每個人必須擁有伴侶,否則將被變身成為動物,進入受人捕獵的世界中,愛洛生活節藉此談討愛情的定義,與現今社會制度運作及普遍認知。映後座談則邀請知名影評人波昂刺刺,不只與台下觀眾談論電影的象徵意義,也進行不同面向的反思。

 

「理所當然」從何來? 愛情形象如何定義?

「你怎麼知道愛情就該是那個樣子?為什麼一定要是這樣子?」談到電影中看似荒謬的劇情設定,波昂刺刺認為,電影希望以幾近超乎現實卻又呼應現狀的劇情,引導觀眾思索自己習以為常的戀愛原則。波昂刺刺進一步反問觀眾,「為什麼聽到人要結婚時你會說恭喜?」他指出,現代人認為愛情從認識、約會到結婚,才算是完整認知,而波昂刺刺藉由問題,給觀眾空間去重新定義,以及思考鮮少被懷疑的生活常態。

單身動物園劇照(取自雅虎電影)

單身動物園藉由看似超現實劇情,從多種角度探討性別議題。圖/取自Yahoo!電影

 

同志議題百百種 天枰秤上哪端重?

聚焦「單身動物園」在同志議題上的影響,波昂刺刺則提到:「為什麼同志的感情一定要是愛情,為什麼不能是友情、親情或其他的呢?」他說明,同志議題經常與愛情具有密切關聯,然而此議題擁有更多需要關注的面向,卻往往容易在多數聲音下,相形弱化。對同志議題究竟該如何定位,波昂刺刺打上了一個問號,留待觀眾自我評斷。

IMG_3805

影評人波昂刺刺來到愛洛生活節進行映後座談。圖/陳思羽攝

 

打破框架 不用二元眼光區分多元

主辦方之一歷史108許瀞云表示,愛洛生活節以「性別平權」為核心理念,因而選定「單身動物園」做為收尾,一方面希望打破劃分不同性別族群的界線,讓各種自我認同都能做出屬於自己的選擇;另一方面也呼應愛洛生活節整體概念——「什麼性別?什麼議題?我們就是在生活而已。」許瀞云也提到,期盼來自各方的觀眾,能用更寬廣的心尊重多元社會。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