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青即時

出走喚起的使命感 劉安婷分享TFT創辦歷程

【記者梁瑞丹、楊詠崴/報導】「如果我沒有了這些名次,該如何存在」Teach For Taiwan(簡稱TFT)的創辦人劉安婷一語說出當年考大學時所產生的恐懼,26日中午,劉安婷受師大圖書館之邀,前來分享《出走,是為了回家》一書,也談起求學過程中遇到的壓力。

IMG_6318
一一為同學解答,劉安婷細膩分享。圖/梁瑞丹攝

在成長時期,劉安婷成績始終名列前茅,也一直是個追求獎狀上數字的孩子,但在考大學時產生了「如果我沒有了這些名次,該如何存在」的恐懼,她一面準備學測,一面準備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考試,為的就是可以逃離台灣考試制度下的壓力。然而,身邊的親朋好友有的贊同有的反對,回想起這些,劉安婷表示「有時候,最愛我們的人也不一定能給我們建議。」

IMG_6313
用舊照片講述小時候的自己,後排一座座獎盃是劉安婷當時的戰果。圖/梁瑞丹攝

老師離開崗位仍有使命感

在美國時,為期兩年左右的監獄教學是影響劉安婷人生很重要的一段。劉安婷分享,監獄裡的學生對讀書沒有興致,總問她兩個問題「你有沒有男朋友」、「你為什麼來」。起初,劉安婷不假思索地認為自己就是為了教學而來,過了幾年反覆咀嚼這些字「你為什麼而來」,才意識到老師不只是一份工作、社會期待,回歸到自己本身,這是一個當你離開崗位時,也能很有使命感的存在。

IMG_6317
劉安婷講座吸引不少同學前來聆聽。圖/梁瑞丹攝

人生沒有藍圖 只有拼圖

「人生沒有藍圖,只有拼圖」,這句話受用劉安婷至今。「人生沒有冤枉路,只有一個大圖像,即使拼圖不小心拼錯位置了,它最終還是會回到正確的位置。」一句話,劉安婷以此一直以來成立TFT的路程。

劉安婷談及「台灣教育制度」表示,台灣學生學習成效平均雖然相較其他國家排列前幾名,但卻沒有發覺到第一名和最後一名學生的差異性很大。此外,劉安婷發覺,台灣人對於偏鄉付出的捐款、物資相較他國很多,但這些偏鄉孩子需要更多的是「時間」的陪伴。

涵蓋總總以上因素,造就了邁入第四年的TFT。劉安婷有感觸地說:「每一個孩子都值得很多很好的老師」。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