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青即時

與耆老歌舞生活 原住民族語歌唱大賽傳承傳統文化

【記者呂景康/報導】 19日下午五點,北區大專學生原住民族族語歌唱大賽,於師大本部小禮堂正式展開,本屆由師大原住民研究社延續去年主辦氣勢,帶領來自北區各大學的原住民社團,在舞台上載歌載舞,分享原住民的歌謠、舞蹈,不只是為了比賽的勝負,更是為傳承、交流原住民各族的文化。

1

師大原住民研究社進行暖場 。圖 /呂景康攝。

相較去年籌辦規模,今年活動更為盛大、組織也較為龐雜,聯合多間院校一同舉行,籌備過程難度更高,但本屆總召ljeljeng ruvaniaw表示,自己已經參加過這個這個活動好幾年了,一些難題自己早已有足夠經驗處理,雖然實際擔任總召之後壓力的確有增加,但在21屆幹部的齊心合力以及支持下,自己才能勇於面對這些難關。

3

台下觀眾為表演所驚嘆。圖/呂景康攝。

在表演上,各族的表演者都以屬於自己族群的語言以及服裝自豪地高聲歌唱,唱出更強烈的自我認同。對此,ljeljeng ruvaniaw表示,語言本身就是一個族群最關鍵的命脈。但很可惜從日據時代至國民政府來臺,國語運動等原因讓原住民族語言出現斷層,雖然不是不會說母語,但卻不敢開口大聲的說,是一場文化霸凌。原住民文化在傳承中受到壓迫,也導致許多傳統在過程中流失。

 

近年,主流社會環境對原住民文化漸漸友善,ljeljeng ruvaniaw表示,以前許多的誤會都是建基於刻板印象。「許多人對於原住民的文化以及生活方式,一直擁有刻板的印象,造成社會主流對於原住民的誤解,但同時,這些人又不願意去親自理解原住民生活文化以及傳統背後的原因,導致偏見的形成。」

4

 

活動成功吸引各種年齡層的觀眾。圖/呂景康攝

最後,ljeljeng ruvaniaw強調,希望各位觀眾不要只把這個歌唱比賽當成一個單純的比賽看。今天活動的內容並非單純為表演而表演,參賽的隊伍也不是只為奪冠而努力。希望觀眾能夠看透過這一次的活動,了解更多原住民的生活以及文化「我們跳的是生活,不是表演」ljeljeng ruvaniaw強調。 很明顯,北區原住民歌唱大賽不僅是比賽而已,更是各族傳統文化之美的匯聚與交流,為師大今晚帶來濃濃的民族文化,也重新提醒了我們在這片土地上流淌著的瑰麗文化。

 

來自台灣大學的表演者Yayut表示,整體服裝最引人注目的便是臉上的紋面,Yayut分享,這個紋面是當初他們團隊在賽德克族春陽部落裡學習原住民文化時,答應他們在表演時必須紋上的。當地人認為,如果要表演,便要把他們的生活習慣以及文化百分之一百展現出來,因此當地人堅持要表演者在演出時紋面。

2

來自台灣大學的表演者Yayut也穿上屬於原住民的服飾。圖/呂景康攝。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