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遊歐洲看文化 歐文所實習分享開講觀光
【記者吳亭霓、楊詠崴/報導】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11月22日至25日於博愛樓展開為期四天的週系列活動,由歐文所學生主講實習見聞,結合文化與觀光。除了演講主題豐富多元,活動中也提供點心、葡萄酒,讓觀眾有多重觀感體驗,親身感受歐洲文化魅力。
歐文所碩二同學今年暑假至英國實習。圖/歐文週提供
去年歐文週講座內容多以城市規劃與文化觀光為主,讓觀眾在系列演講中認識歐洲;今年則多集中英國及部分城市,聚焦文化與觀光不同面向,介紹運動、遺產、文學觀光等。對此,歐文週總籌歐文所碩二許艾薇表示,今年實習地點是英國,當地上課氣氛偏重學術性質,多研究博物館或城堡等文化遺產,與去年在法國的上課形式相當不同。除此之外,今年主要以演講方式進行,許艾薇解釋,因為實習地點不同,演講主題也是依照主講者興趣擬定,她提到其中一場講座聊到干邑酒、波爾多紅酒時,主辦方也準備真酒請觀眾試喝,許艾薇笑著分享:「我們真的去買了波爾多。」籌備活動十分用心,盡力想給觀眾更多不同體驗。
講座上提供真酒供觀眾體驗。(此為干邑酒)圖/歐文週提供
「觀光有很多不同樣貌!」許艾薇提到,歐文週是一個相當好得經驗分享管道,除了與會觀眾能夠從主講者實習分享中認識歐洲,以及了解不同觀光內涵,進一步開啟觀眾對觀光新的認知與興趣,「例如有個同學講巴黎,他不講鐵塔而是講墓園,」許艾薇舉例,「這些都是觀光客不會注意的地方。」
針對籌備過程,許艾薇坦言一開始貼海報、進行部分網路宣傳,但報名數字並不好看,而獲得所上幫助後,歐文週更集中網宣部分,到活動期報名數字已經符合預期。許艾薇觀察,每場講座互動氣氛良好,「觀眾在問答時很快便一起參與,」她表示相當意外,「這是與我們預期最不一樣的地方。」整場活動下來,許艾薇認為身為研究生又要舉辦活動負擔大,但是她肯定活動成果,「之後去職場,都會是不同的軟實力。」也期待看到下一屆歐文週延續分享模式,有更多驚喜。
社教系黃姓同學透過歐語學程參加多場講座,她表示講座內容有些很有趣,不過第一場播放影片時不太順暢,需工作團隊上場搶修,造成場面小小混亂。許艾薇則說,設備問題屬於技術性層面,而此問題比較小,對整體活動沒有重大影響。
歐文週總籌許艾薇(右6)與全體幹部合影。圖/歐文週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