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青即時

臺灣企業家、芬蘭教育家師大開講 話出師資培育多元面向

【記者李翊廷、梁心慧/報導】

「2016師資培育論壇」10月6日於師大小禮堂舉行,邀請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先生與前芬蘭教委會課綱主席哈梅琳(Irmeli Halinen)分享他們對師資培育的想法。嚴長壽藉由人生經歷說明老師教學重要性,他表示:「自由、民主、公司中行政管理,都在於有沒有此國民受好教育,給予其紀律和規範。」;身為芬蘭教育家,哈梅琳提及芬蘭教育改革過程,並強調其教育基礎是信任和培養高品質老師,希望藉由芬蘭例子傳達師資培育的重要性。

 

工作經驗擴大視野 信任奠定共學基礎

「大環境沒有允許改變,教育前線沒有改變,他們看到的只是被這樣的框架框住。」嚴長壽提到,寬廣教育視野和敏銳反應能力,是在職場、在面對任何一件事情,最必須擁有的。

1006師培講座

嚴長壽先生講述對師資培育的看法。(圖/梁心慧攝)

嚴長壽分享職涯路程,從擔任公司傳達小弟,沒有目的地為顧客思考;再到升職成為亞洲區總經理,嚴長壽看見了不只眼前的工作職務,更是觀察深思到每個事情背後的原因及更廣的意義。「把握住每一個機會」、「努力拓展自己眼界和洞察先機這個市場需求」,他抓出成功之路必備要素,並希望透過分享給予大學生一個方向。

1006師培講座

哈梅琳女士與台下觀眾互動,討論教育理念。(圖/梁心慧攝)

「信任是高品質教育系統裡的基石。」哈梅琳開頭便道出,學生家長對於老師、學校、教育方式及課綱政策全然信任。她向在座觀眾提出問題:「高品質教育是什麼?」台下一片熱絡回應:創造力、動機、激勵人的、有趣的。哈梅琳表示芬蘭的高品質學習著重「有意義的」、「快樂的」、「永續的」三個面向,同時也是芬蘭教育的主軸,她強調「學校不單是一個校園,更是一個學習共同體」。

 

整合跨領域學習 傳遞永續教育理念

談及「2016芬蘭課綱中重要改革」,哈梅琳說明,利用專題式學習取代傳統科目學習以整合專業科目,達到知識、技巧與價值的跨領域整合;課程設計則由生活中的現象來著重學生參與。現場座談上,一位高中老師提問:「為何永續性在芬蘭教育裡如此重要?」哈梅琳則說,教育不僅是現在的事,更是會影響十年、二十年後的事,呼應了芬蘭此次課綱改革裡的願景,「在芬蘭,什麼樣的基礎教育故事,是我們在2036年想要聽到?」

每一個場面、每一個未來,都要有幾十年的時間去準備,而一切都與教育有關。「我們今天的教育,正在教育現場學習準備做未來老師的各位,你必須要了解你今天的教育決定了二十年後台灣的未來。」嚴長壽提醒教育者所背負的使命。一位不願具名的同學表示,芬蘭教育裡強調「教育影響不只是這一代」與嚴長壽想法不謀而合,而這或許正是台灣所缺少的。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