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大七十美好年代:討論對話之下 再次找回認同
【記者廖婉婷、楊宜臻/報導】今年師大即將邁入七十歲了!校方近期舉辦「師大70・美好年代」一系列活動,以六、七〇年代復古形象而起名,從去年底開始由課活組架構,再邀請學生籌辦,而本週6/3、6/4星光電影院、野餐日、告白大聲公以及創意市集等連番上陣,課活組術團輔導老師錢啟弘說,師大從未辦過此種活動形式,十分值得期待。
師大七時週年校慶將至,校園內有一系列的裝置藝術作品。圖/黃佳鳳攝
近年來對於學校有不同批評聲浪,錢啟弘希望,藉「師大70・美好年代」傳達「愛師大」的理念,讓學生重新回想師大優點,活動籌備之一社教系105顏千惠表示,想喚起師大人對於師大的認同與意識,並回想大學四年點滴生活,她認為,「所有活動都可以有一起討論、互動的空間」,顏千惠也提到系列活動中有一項徵文比賽,參與者在70字限制下,創造對師大的無限想像,透過這些對話、發言,可以思索自己對於師大70的特殊意義。
師大本部校園內的裝置藝術。圖/梁凱渝攝
錢啟弘特別稱讚此次籌備小組的7位同學,借助這些同學在活動實務上的豐富經驗,達到有效率的合作與交流,也未遇上太大的困難,活動籌備之一賴盈螢表示,在大四投入「師大70・美好年代」,不僅重溫了社團生活,同時也憶起在師大種種經歷,她也直言:「辦活動很累人!」顏千惠談到當初想要連結自己活動經驗與藝術文化,為活動注入人文氣息。
維也納森林出現小房屋模型。圖/梁凱渝攝
談起在師大的美好回憶,顏千惠直言,自己的大學生活幾乎沒有空白,也無法列舉哪件事特別美好,因為「好與壞都是成長的累積」;但仍有不易割捨之事,她認為好朋友不論各自規劃,總有機會再相見聚會,然而「坐在教室學習的時光」卻是在畢業後難以重溫,她表示在師大學習中遇到的老師全傾囊用自己生命經驗在教授學生,也生動比喻老師像「大樹」,在學習路上,是朋友也是成長引導者,未來出社會脫離學生角色,很難再有坐在課堂聽老師授課的機會。
賴盈螢則說在師大美好事物,定是曾經和朋友、社員一起籌辦活動,難以忘懷玩鬧時光,珍貴的是透過社團認識了更多朋友和學弟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