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精神病院 表藝百五畢業製作《One of ___》找尋其中空格
【記者謝郁玟、余雅琳/報導】一家精神病院開張了,由師大雙主修表演藝術學程的百五學長姐們自發性籌備畢業製作《One of ___》從無到有的製作,只因小小念頭萌芽,於上週末(5/20-5/22)把握青春最後尾巴,在知音劇場展開售票演出,藉由共同創作述說一家精神病院發生的故事,透過戲劇、音樂、演唱及舞蹈等,交互穿插、活用所學,引出一段深刻省思。
走進精神病院,從進場領票的護士櫃台,便開始為接下來演出營造感覺。圖余雅琳/攝
「你來了,你來了,你來了……」深暗的舞台傳來四起的話語,用聲音變化引起台下觀眾注意,由黑暗中走出來的演員齊聲說著「你來了」,光瞬間亮起也瞬間暗去,利用簡單的視覺與一句話,為《One of___》拉開序幕,進入由百五畢製團隊共同創作出的精神病院,跟著剛住進精神病院的其勛(英語105周家寬飾),與病院中「特別」的朋友們相處,在自由、正常、自我、選擇等語詞串起的掙扎中帶出故事。
社教105祝子甯飾演奇奇,將自我設定為動植物專家,建立角色怪行為。圖余雅琳/攝
演員細膩呈現,刻畫出各角色的鮮明特質,像是簡單話語及動作反覆操作,由社教105顏千惠飾演的病友小敏,自言自語地說著「幫我,幫我,幫幫我」藉由疊詞地交互使用、動作的自我掙扎,詮釋著不斷自言自語的思覺失調症病友;俏麗短髮、自信眼神搭配乾淨醫師白袍,藉由清楚、有條不紊的說話及動作,地科105級應修平詮釋戲中溫柔醫師角色,但擔著壓力及隱藏的黑暗自我,時不時地引出「也許看似正常的人,也許也不正常」。
演後辦理座談會,交流觀眾與表演者的回饋,得到屬於自己的答案。圖余雅琳/攝
圖傳105溫庭凝在劇中飾演林以利,於其他病人不同,她因為酗酒失去孩子對她的信任,而「自願」進入這家精神病院,溫庭凝說到,在建立角色過程中,也像是在認識自己,思考什麼時候是自己,什麼時候又不是,但她強調,在台上或是台下,戲劇最終都回到自己身上,講完台詞每人都有不同解釋及感受,但其實都是在為自己找出口。
自願住進精神病院,圖傳105溫庭凝飾演為解決酗酒問題的林以利,劇中畫龍點睛演出,為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圖余雅琳/攝
現場觀眾提問除了對戲外,劇中小敏也時不時地在一旁作許多事情,對於演員如何詮釋感到好奇也讚許有專業水準,顏千惠(飾演小敏)則回應:「角色是從演員身上長出來的。」相較於演員本身,角色性格完全不一樣,從愛講話、好動,到內斂成為不能愛講話的人。顏千惠繼續說明,信任導演、放大每一個感覺,用專注力把心放慢,思考幻覺及真實人物帶來的感手,她舉例哪邊有聲音,她會作出怎樣回應;亦或微笑,她要控制自己慢三拍去作出回應。
顏千惠直言對於角色與自己性格完全相反,在建立角色過程中信任導演、放慢思考及回應,獲得好評。圖余雅琳/攝
另有同學對開場「你來了」作出疑問,好奇如此呈現是將觀眾設定成什麼,演員則表示:「你怎麼想,你就是什麼?」同學則回應,從進場作為拜訪者角色,到後期融入戲劇,彷彿自己也成為一員、其中之一病人。
製作人王友璿說到,身為行政團隊,在一旁每次觀看都有不同感受,她提到,每個人心中都會有一個特別的執著、特別的自己,它不會是奇怪的、是不正常的,希望藉由觀眾進入劇場是跟台上有所交流、回饋,而當丟回問題時,能帶給觀眾一些反思,思考著「One of___」的空格裡面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