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青即時

與女高中生面對面 蔡英文:勇敢冒險、培養叛逆心

【記者呂晏慈/報導】蔡英文今(4/16)出席今週刊「妳的世代.我們的未來——與小英姐姐面對面論壇」,師大小禮堂湧入來自全臺31所高中的女學生,會中蔡除了分享自己的求學經歷,也回應現場提問,談教改、技職人才培育、多元成家與兩岸關係,她強調,18歲不要只想著唸書、考大學,還要培養好奇、勇敢、想像力與叛逆心這4個特質。

IMG_7463

論壇於師大小禮堂舉辦。圖/呂晏慈攝

強調與社會接軌 蔡:高中畢業不要直接讀大學

細數過去生命經驗,蔡英文用自己的故事當開場白,回憶國小到大學、出國進修的經歷,坦言自己並不是從小成績頂尖、十項全能的小孩,大學進入台大法律系,聽教授講話像鴨子聽雷,聽不懂上課在講什麼,不過,也在這樣努力摸索、學習的過程中,習得「生存下去」的技能。

大學畢業後,她選擇出國深造,專攻國際經濟法,鑽研國際談判領域,並進入美國康乃爾大學念碩士,在課堂中,一次又一次被教授的提問挑戰、質疑,深深感受到台灣「1+1=2」教育模式的不足。也因為過去的求學經驗,她鼓勵現場同學,必須開始學習組織自己的學習計畫,思考未來人生,並且打破「自己還很年輕」的迷思,努力跟社會接軌,學習社會化、生存的能力。

她給學生4個人生建議,直言一定要有好奇心,打趣道:「我的貓就非常好奇,那是解決問題的動能,是非常重要的人格特質」;此外,也要勇敢冒險,勇敢走舒適圈,畢竟年輕有犯錯的本錢,所以不要怕失敗或犯錯;要有想像力;要有叛逆心,挑戰每一個得到的資訊,逐步建立自己的思想,才能在未來擁有面對人生與自我的能力。

蔡英文說,18歲是非常重要的年紀,高中畢業不一定要直接上大學,也可以出社會歷練,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再回來讀書,學習反而會更有效率。

IMG_7538

現場同學提問。圖/呂晏慈攝

學生問「教改」 蔡坦言教育政策最困難

活動下半場,由現場高中生提問,來自台中一中的高一學生問蔡英文,教改推行多年,仍有上課時數過多、升學主義、課程僵硬死板等問題,想問未來的總統如何解決教改的弊病。蔡英文回答,十二年國教是為了培養能承擔責任的年輕人,她將要求教育部長重新檢驗課程,加強培育人文教育、數位能力以及語言能力的青年。同時強調教改不應只重視考試學科,除了知識性的訓練,生活技能也不容忽視。

不過,她亦直白回應,在所有政策中,最困難的是教育。「人的價值觀念如果不改,教改是不會成功的」,她說,18歲的年輕人不應該只有考大學一個目標,而若期待新世代18歲就要獨立自主,在高中就得開始學習;同時呼籲家長要放手,讓孩子學習自己決定。

IMG_7550

面對面論壇。圖/呂晏慈攝

兩岸關係惡化怎麼辦? 蔡談兩岸與國際

部分高中生針對兩岸關係、國際觀提問,一名女學生表示,自己爸爸是臺商、媽媽為陸籍配偶,很擔心蔡英文520就任後兩岸關係惡化。蔡回答,「只要來到臺灣的都是臺灣人」,無須刻意區分彼此,多元的身份與家庭背景反而能成為優勢;此外她補充,兩岸和平相處、相互理解的交流很重要,而針對臺灣艱難的國際處境,她希望每個臺灣人都有能力走出去,也強調要「對自己(臺灣)有信心」。

IMG_7403

今週刊社長梁永煌表示,支持18歲公民投票。圖/呂晏慈攝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