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閃亂入音樂節開幕式 學生舉牌籲翻轉校歌
【記者呂晏慈、漳玨賢、余雅琳/報導】2016師大音樂節開幕今天(3/24)登場,由音樂學院師生統籌規劃,結合音樂與戲劇演出,全場歡聲連連,然亦有同學發起「翻轉校歌」快閃活動,開場音樂系混聲合唱團演唱校歌時,十多人起身舉牌直指師大校歌「不合時宜」、「校慶七十校歌過時」,會末行動發起人、音樂系108黃雨農與學生會長楊有騰一起遞交「校歌改革請願書」與學生會聲明給校長張國恩,張受訪強調,「尊重任何主張,但也要尊重歷史」,師大校歌不像政大有「黨的意識」,作曲也出自音樂系老師,一定要尊重。
開幕儀式結合光雕秀、混聲合唱、弦樂表演與戲劇演出〈梁山伯再續前緣〉,上屆阿勃勒盃歌唱大賽冠軍謝秉宇壓軸登場,演唱金馬獎最佳電影原創歌曲「不要放棄」。藝術總監陳聖育表示,經歷2個多月籌備,集結音樂學系、民族音樂研究所及表演藝術研究所師生,多元的演出讓表演者收穫滿滿。
重回祖國樂融融? 學生指師大校歌應翻轉
師大校歌正式公布於1948年,至今已有60多年歷史,由首任校長李季谷填詞,以「教育國之本 師範尤尊崇」開頭,中段唱和「學成其大用 師資責任重」,最後「教育會其通 世界進大同」作結,然其中一段歌詞「臺灣山川氣象雄 重歸祖國樂融融」引發爭議。學生會聲明指,校歌應用來凝聚學生的向心力,歌詞要涵蓋師大人共同記憶,可是目前的校歌並不符合期待,「曲風演繹可以隨時代而有所更變,但校歌歌詞不改,背後的意識形態及意義也就不會有所改變,仍是不合時宜」。
黃雨農提到,這次遞交校歌改革請願書,彙整20多份來自系上各年級與畢業校友的意見,他強調,音樂系學生不應該只當樂譜轉譯的工具,因為音樂能展現時代意義、個人意志與思想,更何況校歌標示了一個群體的特色,代表師大人。音樂系107劉大羽補充,希望推動校歌改革,讓歌曲符合時代的需求,至少要經過學生共識、讓多數人認同,不能像現在大部份的人都不知道怎麼唱校歌,「除了伯樂大學堂那次,就沒聽過了」。
舉牌不尊重表演? 現場學生觀點不同
合唱團表演者、音樂系廖同學直言,在表演進行過程中,直接舉牌抗議的行為不太妥當,相當不尊重表演者;音樂系106呂謹仰則說,合唱成員措手不及、受到驚嚇,最後仍完成表演值得讚許。
「(籌備)努力這麼久,感覺不想被侵犯」,陳聖育提到,混聲合唱團演出的校歌表演經過重新編曲,形式與以往大不同,並沒有不合時宜,他也說,很多東西一時無法改變,但可以用新的改編做不一樣的效果,就像弦樂表演的曲子,也是很久以前的作品,但現在也還是能感動人心。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歌歌詞 教育國之本 師範尤尊崇 勤吾學 進吾德 健吾躬 系分科別 途轍雖異匯一宗 學成其大用 師資責任重 吾儕相親相勉 終不負初衷 台灣山川氣象雄 重歸祖國樂融融 教育會其通 世界進大同 教育會其通 世界進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