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香居:用舊書回味時代的氛圍 關於緣分的故事與傳奇
【記者曾貽靖/報導】舊香居起源於三十幾年前的古籍及字畫買賣,經過幾次遷移, 2003 年終於落腳在現址的龍泉街,以文學、歷史、哲學類等學術舊書為主,也定期舉辦展覽和講座,店主卡密說: 「這類的書最經得起時間考驗,我們不將自己定位成二手書店,因為大多數二手書店是以近三十年的出版品為主,而我們除人文、藝術類的舊書外,還有古籍文獻、名人信札字畫、地圖檔案等文獻收藏品,這些品項是以研究、收藏為主的領域,古書店或舊書店比較接近我們的性質。」
舊香居從第一代主人吳輝康到目前第二代,已累積多年的收藏,卡密說,我們經營多年,知道哪些文獻史料、舊書古籍是稀罕少見,若賣給圖書館、博物館,多半進入善本室,賣給收藏家則入其庫房,其他人很難有機會見到,所以盡可能考量販售和推廣之間的平衡,斟酌取捨,他也提到舉辦展覽的初衷,是希望能讓更多人認識舊書世界的豐富美好,認識台灣過去曾走過的歷史、文化軌跡,最重要就是為了推廣舊書文化。
除了展覽,舊香居也會編輯展刊,規劃講座,前年《本事˙青春:台灣舊書風景》展刊,得到2014書籍設計大獎金蝶奬的肯定,該展介紹台灣1949年以來,在現代詩、電影、雜誌等的發展脈絡,邀請到八十幾位客人共襄盛舉,卡密說,在無酬的條件下,仍有不少人願意參加,「除了感動外,更是很大的鼓勵,也讓我們能繼續堅持下去。」
卡密曾在巴黎留學五年,她說,國外對於舊書的價值與定義很清楚,他們的舊書業歷史悠久,組成管理嚴謹的公會組織,各類書店區隔明確,書店從業人員對愛書人的需求有清楚、專業的服務,這些都是台灣舊書業有待努力之處,也是台灣與國外這項產業兩者之間最大的差別。
舊香居因為收書成本高,自然售價相應調高,卡密表示,好書值得好價,當初剛到龍泉街時,有的同行不看好,認為太過理想化,要挑戰傳統舊書的定價制度,是件不容易的事情,然而她認為舊書的高價,在於它的稀有度,不能去複製百本、十本,而舊書的買賣之間,是講求「緣份」,也因此產生許多書與書、書和人之間的故事與傳奇。
舊香居內舉辦新書發表會。圖/舊香居提供
2016年初剛開幕的舊香居藝空間。圖/舊香居提供
舊香居 藝空間【台北˙捌零─阮義忠攝影作品收藏展】。圖/舊香居提供
舊香居
師大店地址:台北市大安區龍泉街81號1樓
營業時間:13:00-22:00(周一公休)
興隆店地址:台北市興隆路三段162號
營業時間:12:00-21:00(周一公休)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jxjbooks/
Blog:http://blog.yam.com/jxjbooks
舊香居藝空間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師大路117巷6號1樓
開放時間:14:00-20:00(周一公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