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教系與芬蘭共錄廣播 探究身心障礙者人權
【記者廖婉婷/報導】師大特教系於11月18日二度與芬蘭赫爾辛基大學合作錄製廣播,共同探討兩國特殊教育的異同,全程使用英語,並將於線上廣播播出,同時邀請身心障礙人士到場對談,交流彼此在職場境遇,讓更多人能關心身心障礙者人權;也將於世界人權日當天舉行論壇,與師大學生共同探究身心障礙人士在臺灣的處境。
臺灣在此次活動邀請自閉症家長協會的侯淳之,擁有豐富社會經歷。在就業輔導員的幫助下,嘗試三份不同工作,即使有學習進度和同事相處的困難,依舊努力克服。他希望能借此機會,讓別人了解身心障礙者依舊可以走出自己的一片天空。

特教系四年級曾冠婷說明,由於芬蘭廣播電台中的臺灣工作人員與師大教授認識,牽起特教系與芬蘭合作;也因為臺灣社會環境與特殊教育發展較完善,才有能力與異國交流。
廣播第一部分「Student Cafe」透過兩國特教系學生,討論課程內容異同、身心障礙障別劃分、以及未來展望;第二部分「Learning Radio」則邀請身心障礙人士對談。特教系四年級顏盈甄表示,主要內容包含社會地位、生活、工作及感受,同時提及芬蘭受邀者追求自我權益,參與許多公共事務。
曾冠婷說到,臺灣就業環境較保護身心障礙者,他們透過就業輔導員,探尋適合自己的工作;芬蘭大多靠身心障礙人士自行摸索,政府資源較少,遇到更多挫折。

然而特教系四年級鄭琹提到,即使芬蘭庇護性就業較少,社會風氣卻十分不同,歐陸更強調身心障礙者的自主能力,臺灣則容易將他們視為被動學習者。鄭琹希望,臺灣能逐漸將身心障礙者視為夥伴,成為主動參與者。
臺灣《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相當完整,但是在現實層面,卻有許多阻礙,其中一項便是無障礙空間和友善空間,礙於經費考量,這些空間只能一步步改善。
「身心障礙者不是永遠的學習者,他們必須適應社會。」鄭琹認為,師大最大問題在於學生觀念守舊,誤解特殊教育老師、認為特教生都需要耐心及幫助,但事實並非如此。

相關活動
〈世界身心障礙者日快閃活動〉
時間:2015.12.3(四)
地點:師大日光大道、師大夜市
〈世界人權日-「對,世」身心障礙者人權論壇〉
時間:2015.12.10(四) 18:30
地點:師大博愛樓114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