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系生經驗談:「自我思考能力很重要」
是「鎖定目標」或「中途轉彎」?
【記者余雅琳、吳采容、陳琤/報導】「在大學很重要的是,要去思考自己要的是什麼,這是現在大學生最欠缺的事情。」化學系106林周廷從科技系轉進化學系,有明確興趣的他,在大一便不斷接觸化學系的相關事務;而社教系107林家康則是經過多方比較與嘗試,在升大三前從歷史系轉入社教系。
開始即鎖定目標 決心轉入化學系
不論目標明確或碰壁後轉彎,轉系給許多人一個新方向。
「一開始就想讀化學系、當老師」林周廷提到,因選填志願落在師大科技系,使他還沒進師大就抱著轉到化學系的決心;他主動詢問學長關於轉系的資訊,也參加化學系迎新、營隊,並且先修化學系的必修課程,打下在化學系的人脈基礎。
林周廷談到,從科技系轉出,必須修完年級必修,因此他在大一就過著25學分的生活,同時修科技系和化學系必修課程。他也曾考慮雙主修科技系,但他發現,對於科技系所學他並不感興趣,只是留戀科技系的朋友們。
「成為一名老師」是林周廷的理想和目標,他也在補習班兼任化學輔導老師,他說明,轉出科技系後,原先教程資格不能轉移,因此仍須通過教程資格考試。
林周廷說,「如果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且朝著目標走,不後悔現在的選擇,那我覺得你就做對了。」林周廷也勉勵,成功時為自己喝采,但失敗也沒關係,為了渴望成功的歷程付出了代價,這是最重要的。
多方嘗試與比較 從歷史轉往社教
不同於一開始就有明確目標的林周廷,轉入社教系的林家康說,他在歷史系就讀時,雖然課堂充實,學到許多專業知識,卻常感到空虛;個性活潑的他認為,社教系課程廣而多元,討論作業較多,內容偏生活應用,搭配教授活潑式教學,他形容這像推力與拉力作用,而最後他在社教系找到學習的熱忱。
「大學是給自己多動腦筋的機會,將來職業變異因素很多,與所學不一定相符。」談到轉系後的規劃,林家康表示,在大學裡訓練自我思考能力、追求知識,遠比規劃未來還現實。
林家康也以過來人身分建議,如果有目標,就不要花太多時間成本去想它的對或錯,「付出時間認真去做一件事情,結果通常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