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整理】歷史性一刻 馬習會兩岸領導人會面

馬習會:轟動全球的世紀之握

昨日(7),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新加坡見面,這是自1949年台海分治後66年,雙方領導人的首次會面。

這次馬習會,從消息曝光至雙方正式見面,相當突然且迅速,吸引國際目光,本文將以筆者自身角度出發,讓各位思考這次世紀會談的觀點。

台灣在過去2年內一直希望能在APEC(亞太經合組織)上促成「馬習會」,但中國始終不同意,直到今年10月「夏張會」才逐漸成形,國台辦主任張志軍認為在第三地舉辦可以討論,而我方釋出善意,提出地點新加坡,最後雙方將此議題各自攜回向上級報告後,雙方都認為可推進,成了「馬習會」的定案。

 

一、習近平為何願意見馬英九?

【穩定中國內部,滿足中共對內宣傳】

台師大中國大陸研究中心主任范世平表示,這證實中國官方仍然很在意台灣問題,同時中共內部因習近平整肅、改革,已有許多不滿,可能在明年民進黨重返執政後進行反撲;范世平更說明習近平想藉「馬習會」,壓下共產黨內對他沒有積極處理兩岸關係的質疑聲,證明他處理兩岸關係沒有失敗、倒退,還是有相當成果。

 

【地緣戰略:南海議題】

台大政治系副教授陶儀芬說,北京在思考台灣問題從來都不是放在兩岸關係的脈絡下來思考,而是放在中美、中日的大國關係下來思考。

政治評論家范疇在文中提到,美中若只能在南海與台灣兩者之中,取得其一的主導權,中美兩國都會選擇南海,而非台灣,他形容南海在地緣海權是咽喉,然而台灣只是氣管中的一條。

中國近年來對其「九段線」內的岩礁所做的填海造島動作,其自我宣稱的領海、經濟海域均屬無效。中國的「南海內海化」動作受挫,改採近來頗見成效的「台灣內政化」路線,與南海策略「打包處理」?一方面向美國證明「台灣不見得一定會事事聽美國的」,另方面在「內政化台灣」的層面坐實「一個中國下的國內事務」。

范疇在文章結語中提到馬習兩人已改變現狀,但改變的啟動點不在台灣海峽這小地緣,而在南海的中地緣。

杜宗熹先生則說習近平願意見馬英九是因為他有求於馬,大陸發現兩岸對南海的主張類似(九段線),且台美關係特殊,兩軍沒有開戰危險,大陸拉攏台灣對自己在南海議題的立場有大好處。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吳介民也提到「馬習會」與地緣戰略之關係,認為中國在南海議題處理上備受爭議,因此希望在台海尋求和平、和解,突破美國和日本的圍堵。

 

二、「馬習會」主要爭議:一中原則

馬英九總統與習近平主席兩人在「馬習會」開場談話時皆談到「九二共識」,而此所牽涉的「一中原則」成為最重要爭議點。

 

馬英九在「馬習會」會談前的發言表示「海峽兩岸在1992年11月就『一個中國』原則達成的共識,簡稱『九二共識』。」但會後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在記者會上說「習近平強調兩岸同屬一個中國、一個民族,不是國與國關係,不是一中一台,台灣任何黨派只要堅持九二共識,雙方交往就沒有問題。」另外,針對台灣的對外空間,他表示「對於台灣的涉外事務,只要不涉及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都可以合情合理地務實協商。」

 

馬英九在會後的國際記者會上提到「我們談到第一鞏固92共識台海和平,1992年11月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92共識一中各表,我強調永續和平與繁榮是兩岸和平發展目標,繼續以此為基礎,維持發展現狀。」馬英九也指出,他之所以在會中不能表述到兩個中國、一中一台、或者台灣獨立,是因為中華民國憲法不容許,他是站穩一個中華民國總統應該有的立場上發言。

 

【爭議點:台灣人的國家認同?】

以下為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所做的「臺灣民眾臺灣人/中國人認同趨勢分佈(1992~2015.06)」(圖1)、「臺灣民眾統獨立場趨勢分佈(1994~2015.06)」(圖2)。

 

圖1為「臺灣民眾臺灣人/中國人認同趨勢分佈(1992~2015.06)」。由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製。
圖1為「臺灣民眾臺灣人/中國人認同趨勢分佈(1992~2015.06)」。由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製。
圖2為「臺灣民眾統獨立場趨勢分佈(1994~2015.06)」。由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製。
圖2為「臺灣民眾統獨立場趨勢分佈(1994~2015.06)」。由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製。

 

只看2015.06所做的調查點,可知台灣人的國家認同與統獨立場:將圖1中粉色圖例 (代表認同台灣人與中國人)與綠色圖例(代表認同台灣人)的百分比數據相加(33.7+59.0=92.7);將圖2中維持現狀再決定、永遠維持現狀、偏向獨立、盡快獨立四個圖例的百分比數據相加(34.6+24.9+16.4+4.7=80.6)。

從兩張圖表中,可得知台灣人在政治認同上是認同自己是台灣人,對兩岸關係的看法是「維持現狀」,筆著私下將這詮釋為:維持臺灣現有的政治制度與生活方式,及台灣、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的國家。

 

【馬習會是九二共識應援大會?】

這樣的民意與「馬習會」凸顯的「一個中國」產生矛盾,應說馬英九依據《中華民國憲法》闡述的「一個中國(指中華民國)」已與臺灣人民的認知產生矛盾,但馬政府沒有去面對人民與政府在國家認知上的歧異。台灣人民知道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中國」,而他們也不會否認中華民國為一主權國家,而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在會後記者會上轉述習近平的意見「兩岸同屬一個中國、一個民族,不是國與國關係,不是一中一台」,表示中共仍難以接受中華民國(臺灣)與中國大陸為兩國關係,也未正視中華民國主權的實質存在,更說明中共對「九二共識」態度:僅認知當中的「一個中國」,但仍不願接受「一中各表」。

 

而當馬英九在公開談話與習近平以「九二共識」(「一中原則」)作為呼應,這讓台灣人認為馬英九在國際場域對大陸在政治上讓步,形成這場會議的重要爭議之一。

 

今日(8),由海外台灣留學生共同聲明《反對馬習會罔顧民意捍衛台灣主體與民主》中幾點聲明中談及「拒絕馬習協議,反對九二共識」,表示他們認為馬習兩位所聲稱的「九二共識」乃是不存在的政治聲稱,並質疑馬英九為何未在與習近平會談時提到「各自表述」?

 

東京大學教授松田康博受訪時,分析習近平對「馬習會」之盤算是,一來若能對明年台灣總統大選選情帶來影響也好,若沒影響,也至少是對蔡英文施壓,要讓她知道,若不接受「九二共識」就無法維持現狀,即是兩岸的和平、繁榮、穩定、發展就全無。

兩岸政策兩岸政策協會理事長、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訪問學者童振源評價「馬習會」認為,馬英九在與習近平的公開講話中,對中國大陸做了太多政治讓步,「馬總統完全接受一中原則,沒有一中各表;只有中華民族,沒有中華民國。」並認為馬、習兩人都試圖將「九二共識」與和平現狀掛勾,藉以施壓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接受「九二共識」。

 

三、結語:期待未來台灣能對兩岸事務有國內共識

從今年來看,M503航道、政府申請亞投行(AIIB)、卡式台胞證,到今日的「馬習會」筆者從中充分感受到台灣人對中國的「焦慮」,另外為台灣在兩岸議題上尚未取得最大共識,即台灣到底要以怎樣的態度面對中國大陸的崛起、如何處理「一個中國」、「九二共識」等兩岸互動用的名詞、如何應對大陸帶來的商機跟挑戰、對中國的人權問題要採取怎樣的看法、及台灣與中國互動的界線為何等議題,都需要全民的討論參與,且兩岸事務的資訊不對等、不公開,常引來人民對政府「黑箱」、「賣台」的質疑,也容易讓兩岸事務淪為意識形態之戰場,因為真相難以在片面資訊中尋得,也造成政府難以得到民間信任,而這問題無法因政黨輪替改易,只能盼望台灣下一位領導者,勇於挑戰兩岸之間的敏感議題,並在國內形成共識,不要再讓「一個中國」、「九二共識」成為分裂台灣內部認同的武器,再將這樣的民意傳遞給中國大陸。

(記者譚英瑛/整理報導)

 

參考資料:

[1] 朱訪美前傳馬習會 學者:恐衝擊朱選情 | 即時新聞 | 20151104 | 蘋果日報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51104/725180/

 

[2]陶儀芬:習近平為什麼要見馬英九?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51104-opinion-Ma-Ying-jeou-Xi-Jin-ping-taoyifen-04/

 

【第三共和】范疇:現狀已經改變了

http://3media.tw/index.php/2015/11/07/south-china-sea/

 

別鬧了!馬習會的重點在南海 | 蒐集網路聲浪 | 震撼兩岸馬習會 | 時事話題

http://theme.udn.com/theme/story/8959/1294744-%E5%88%A5%E9%AC%A7%E4%BA%86%EF%BC%81%E9%A6%AC%E7%BF%92%E6%9C%83%E7%9A%84%E9%87%8D%E9%BB%9E%E5%9C%A8%E5%8D%97%E6%B5%B7

 

不是要救國民黨?吳介民:馬英九謀求自己在「中國」歷史上地位

http://3media.tw/index.php/2015/11/06/bbc/

 

[3] 馬習會登場馬英九習近平開場發言全文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51107003702-260401

 

[4]馬習會後》馬英九:基於中華民國憲法,我不能表述一中一台

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243124/

 

[5] 馬習會》中方記者會:兩岸同屬一個中國、一個民族,不是國與國關係,不是一中一台

http://www.storm.mg/article/73336

[6]馬習會登場馬英九習近平開場發言全文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51107003702-260401

[7]馬習會》中方記者會:兩岸同屬一個中國、一個民族,不是國與國關係,不是一中一台

http://www.storm.mg/article/73336

[8]馬習會後》馬英九:基於中華民國憲法,我不能表述一中一台

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243124/

[9]馬習會後》海外留學生發表共同聲明!林飛帆:春天的太陽會回來

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243209/

[10]日學者:馬習會確認九二共識為和平基礎

http://www.cna.com.tw/news/aopl/201511070357-1.aspx

[11]馬習會 童振源:馬英九對中國做太多政治讓步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51107/728076/

圖1為「臺灣民眾臺灣人/中國人認同趨勢分佈(1992~2015.06)」。由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製。網址:http://esc.nccu.edu.tw/course/news.php?Sn=166

 

圖2為「臺灣民眾統獨立場趨勢分佈(1994~2015.06)」。由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製。網址:http://esc.nccu.edu.tw/course/news.php?Sn=167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