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青校園

蘭嶼風味餐館轉型民宿 生態文化解說第一線

【記者黃敬雯/報導】位於蘭嶼南岸的漁人碼頭民宿,今年邁向第二年,老闆周富英是土生土長的蘭嶼人,原本經營一家風味餐館,因緣際會下將多餘空地蓋成民宿,然而商業化的背後卻是被蠶食的自然與溫情。

 

「讓遊客有像回到家的感覺」是漁人碼頭民宿的經營理念,因此周富英十分重視環境整潔,以廚師起家迄今已十年,談起事業轉型,周富英表示,當初的風味餐廳已有穩當的口碑,熟客無數,鑑於時間與人力有限,當時採預約制度,以「重質不重量」的準則讓風味餐在小島上頗有名氣。

 

背海向山的漁人碼頭民宿。圖周富英/提供
背海向山的漁人碼頭民宿。圖周富英/提供

周富英表示,扮演生態與文化解說員的第一線也是民宿的目標之一,因此住宿之餘,民宿也與教練配合提供浮潛、拼板舟、出海撈飛魚、環島導覽等遊憩活動,其中的夜間生態探索會帶領房客一同觀察蘭嶼特有的角梟與夜行性昆蟲。

 

周富英說,現今蘭嶼的自然保育漸趨完善,客人在探索過程中都會感到很驚奇;環島導覽則多接待外國遊客,由於他們較少有國際駕照,民宿會指派司機與解說員,以遊覽的方式沿途介紹島上的歷史與特色。

 

房客與小幫手們像一家人。圖周富英/提供
房客與小幫手們像一家人。圖周富英/提供

漁人碼頭民宿於今年開始提供打工換宿,周富英希望換宿的小幫手們能深入認識蘭嶼並一同推廣生態旅遊,最重要的是「人與自然間的互動」;周富英說,曾經有位天兵的小幫手,將洗好的整把青菜直接丟入鍋中,讓她頓時哭笑不得,不過她也有遇過工作態度佳、能力又好的小幫手,讓她刮目相看。

 

談起蘭嶼近年的變遷,周富英認為,蘭嶼的人情隨著環境變得不再淳樸、天然:由於旅遊業的興起,民宿林立,愈漸商業化的發展讓原始的景觀不再自然,美麗的海岸線也被許多突兀的建築物硬生生截斷;過去的村莊消失後,人們之間也不如從前親近、熱絡,「大家各自忙生意,不像以前常在路上相遇,可以悠閒地聊天」周富英感嘆地說。

觀光的確為蘭嶼帶來許多商機,但也帶走了當地人單純的快樂。圖周富英/提供
觀光的確為蘭嶼帶來許多商機,但也帶走了當地人單純的快樂。圖周富英/提供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