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青校園

興趣結合打工 跑社團同時也能賺外快part2

【層層考核擔任接待 親善大使隊長李逸清】

親善大使服務隊在性質上,與ㄧ般校內社團相同,隸屬於秘書室公共事務中心,因此相較於ㄧ般社團會有較多的規定,自95學年成立以來,主要負責貴賓與校內重要活動接待指引、會議或典禮主持、頒獎、師大校園與梁實秋故居導覽等促進師大與校外各界交流的重要活動。從大二開始,歷經面試、見習訓練到考核,通過成為正式親善大使隊員的物理系104李逸清,同時也是現任親善大使隊長,分享了她在親善大使工作兩年資歷的所見所學。

親善大使出隊工讀金 隨基本工資變動

李逸清表示,通常會持續留在親善大使的隊員,都是對於親善大使的工作很了解,且可勝任工作,比較少隊員是因為工讀金的誘因持續留任,畢竟出隊的時間不固定,相對來說,工讀金也不穩定,她進一步說明,親善大使每次出隊的工讀金與校內其他工讀單位相同,隨法定基本工資計算,每小時115元,比較特別的是,如果是司儀主持的任務,會把工讀時數乘以兩倍,將額外練習和彩排的時間計入薪資計算,倘若個人有額外接下校外任務支援,校外任務薪資會因主辦單位及活動性質的不同去決定,通常校外薪資整體換算下來會比校內時薪來的高,但相對的所需擔負的壓力與責任也越重。

在親善大使的所見所學 體現於生活各種挑戰中

最後,李逸清說到,「在親善大使的學習會影響到自己其他地方的表現,其他地方也會回饋在親善大使的工作上」,從曾經參與傳統藝術金曲獎頒獎典禮、梁實秋故居導覽等校內各式大小活動的歷練,讓同時擔任研究助理的她,今年六月和教授前往歐洲參與會議發表時,擔任親善大使所累積的經驗當下立即派上用場,可以使用英文合宜地與他人溝通、報告,此外,她補充,透過ㄧ次又ㄧ次的出隊任務,貴賓招待的工作讓她處事更細心謹慎,執行任務過程中,從合力完成任務到體會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這些都是在ㄧ般打工中難以學習,但在離開學校,出社會後,勢必具備的重要能力。

親善大使 左一 李逸清。圖/李逸清本人提供

 

【「是個特別的地方,不局限於攝影」攝影社謝侑霖】

社教104謝侑霖表示,當初因為對攝影有興趣而加入攝影社。大學之前只使用小相機,一直到入社後透過學長姐推薦才更換為cp值高的相機。大一下到大二下這一年從社員轉為社幹,卸任後仍經常回社團參加活動,他表示,「攝影社是個很特別的地方,認識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不只侷限於攝影也會一起從事各種活動。」

謝侑霖表示,許多單位因為攝影社同學可以自備器材,且作品也有品質保證,因此會透過攝影社尋找場攝工讀生。謝侑霖接洽過最有印象的案件是衛教系的用藥教育頒獎典禮,「六小時的頒獎典禮因為環境光穩定難度不高,工作內容相對簡單,最後領到一千元,時薪折合下來比一般打工高。」

另外他也分享幫系上拍攝製作招生簡章需要的照片,賺取外快的經驗,當時規定繳交四十張有品質的相片,再由系所做進一步的篩選,選用照片一張支付250元。謝侑霖表示,隨然金額看似很高,但這其實這相當不容易,因為要集結各種系上活動的場攝需要大量時間投入。

最後謝侑霖更提醒,雖然透過社團接洽的工讀時薪高又機會多,但最重要的一點是,「保持良好形象與成果品質,因為這樣的打工代表的不只是個人,更是整個社團,如果表現不好很可能導致社團能夠接到的工作機會變少,這是非常需要注意的一點。」

攝影社1
上師大首頁的啦啦照片作品。圖/謝侑霖提供
攝影社2
替社教系招生簡章拍攝照片。圖/謝侑霖提供
攝影社3
替社教系招生簡章拍攝照片。圖/謝侑霖提供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