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青即時

面對生命中的原諒與被原諒 宥勝、李思源、王月生命故事分享

【記者蕭子喬/報導】《30雜誌》上周舉辦「30講堂人生故事系列」活動,邀請電影《極光之愛》男主角宥勝、導演李思源、監製王月分享生命體悟,知名講者的魅力,吸引大量人潮,入場隊伍從禮堂門口排到勤樸走廊!

 

宥勝、李思源、王月脫去光鮮包裝,真誠地和大家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用充滿情感、輕鬆的聊天方式,讓人真實感受,即使是大明星,也需要尋找自我。

 

李思源分享,父親李國修曾教育他:「人家都說做中學,但我父親說要錯中學」,關於不怕失敗,甚至樂見犯錯的勇氣,他提到,犯錯才有進步的機會,「當又一次面對一樣的難題,我甚至會很高興,因為我巴不得看看這次我能怎麼處理」。

 

接著,舞台劇教母王月敘述丈夫李國修的傳奇故事,從影片中,看到親子間的溫馨互動,感受這對夫婦特別的教養哲學:想像力、幽默感、學會愛。李國修更對王月深情告白:「在妳身上,我看見了我的青春」,令人為之動容;而李國修在生命末端訴說感謝,寧靜、祥和、泰然,甚至帶點幽默。王月回憶:「當病患比陪伴者堅強,會讓陪伴者也跟著成長。」

 

1
全場一起比出電影《極光之愛》中的代表姿勢。圖/截自30雜誌粉絲專頁

 

王月也說,最初找宥勝飾演《極光之愛》時,他有些猶疑不定,正對自己的表演與生活感到懷疑,王月提到,當時自己非常高興,覺得找對了人:「我們都會有對自己在做的事懷疑的時候,如果不曾懷疑,又哪來的相信呢?」

 

宥勝分享自身生命體悟,他說,「以前都是因為我已經是一個表演者,所以我就理所當然地追求當一個好的表演者,但現在我發現不是這樣的,這樣的追求是不合邏輯的,是空的,是無法長久的」他覺得《極光之愛》這部電影很棒,在演出中,深刻感受到愛,更因而開啟自己演出的竅門,在戲中感受角色變成「真實的人」,不是為演而演。

 

講座Q&A時間,王月一再強調,希望聽聽提問者分享,因為當事人真正的想法、經歷才是最重要的,她更勉勵大家:「不要想著要成功,想成功就會有得失心」,李思源則說,自己不認為電影上映才算成功,過程中完成真正想做的事,都是小小的成功!

 

最後,王月表示,面對生命中的原諒與被原諒,必需用愛跨越、勇敢去愛;宥勝則笑談:「隔天起來可能今天演講說什麼都忘了,沒關係,但要記住,每天睡覺前,問自己今天做了什麼了不起的事,又是怎麼做到的?」如此一來,就能更靠近真實的自己。

 

人發系106彭忻提到,之前在金馬開幕片看過〈極光之愛〉,相當欣賞李思源導演的才華,閱讀讀著作《為夢想流的五種眼淚》更深受感動,她說,今晚收穫滿滿,「讓我看見ㄧ個找到生命目標的人,所散發的光芒是如此耀眼,能用自己的生命說出令人感動的故事」。

 

幸運被抽中提問單的社教系105顏千惠表示,自己的提出的問題被選中,還幸運地跟講者對話,覺得很開心,透過三位講者的生命分享,更加感覺到愛的層次與深度。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