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青校園

與所學結合的打工 課堂外的「專業實踐」

【記者蘇友淳、許丹暘/報導】大學生打工百百種,有種打工,既能結合自身於系上所學的知識,在課堂外實踐自己的專業,更能發現熱情,發現未來。

國文家教、補習班任教 ─ 國文106余承澔

瓶頸逼迫改變 翻轉教學找回初衷與熱情

國文106余承澔大一上便開始接任家教,也在補習班教書。起初,沒有足夠教學經驗的他,選擇用反覆操練的模式教學,但只有成績中段以上、努力的學生由此得到好成果。

余承澔說,傳統教學方法在訓練學生定力、背書與抄筆記的能力,學生跟老師很容易因此失去熱情。大二上開學不久,因為張輝誠的演講,他開始嘗試改變教學方法,設計簡單問題切入文章,讓學生主動找答案,不足的部份再補充,漸漸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老師則從旁輔助引導。

教小學生作文時,余承澔不從修辭概念進入,反而設計遊戲讓學生邊玩邊學;上到六書時,則讓他們用小篆設計、介紹自己的名字;給學生全開白紙及字卡,讓他們獨立完成一張課文結構圖。

余承澔說,學習應該化被動為主動,讓學生自主參與。教得越多,學生反而學得越少;唯有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才能激發學生對課文的共情共感,師生間的感情也會更親近。給學生機會和寬容,他們才會認同老師與自己存在的價值。實施翻轉教學,不僅收到很棒的成效、學生反應熱絡,自己也找回教學熱忱與初衷。

愛與寬容勝過一切 教學之外也需陪伴

余承澔認為師生的互動很重要,老師應該給學生鼓勵與信心、培養彼此的信任並主動關心。對學生說話的方式也需要技巧,學生常常只會記得「但」之後的批評,所以,與其說「你寫得很好但錯字太多」,不如說「你寫得很好,把這些錯字改掉會更完美!」。教學生作文,可以多注意能引發學生共鳴的主題,啟發他們寫下自己的真實故事。

余承澔建議,實施翻轉教室時可以以遊戲、繪畫等操作取向為主吸引學生。問題設計越細膩越好,不是要考倒學生,而要採漸進式的方法由淺入深,訓練他們閱讀與解讀文本的能力。

他也建議,選擇家教網作媒介時,新手盡量不要找預收費式的以免虧錢;畢竟家教非常注重經驗值。另外,有些父母會有伴讀的要求,在談條件的時候也要問清楚。余承澔說,因為教書自己更有耐心,不僅培養人際互動的能力、更了解自己未來的方向、也找回教學最真實的感動。

余承澔在補習班上課 圖/余承澔提供
余承澔在補習班上課 圖/余承澔提供

兒童家教 實踐「設計」 ─ 設計106王郁晴

瞭解背景和訴求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設計106王郁晴本身很喜歡小孩,所以她利用課餘時間教一名6歲小朋友畫畫。在每次上課之前,她都會結合小孩家長的要求和喜好,選擇有趣的教學內容,並且變換每次上課的素材。

比如小孩媽媽喜歡大型勞作,她就設計一些諸如恐龍衣服和萬聖節海盜頭飾教給他,而且從蠟筆、色筆、黏土到版畫,無一不包,「因為要一直嘗試新的東西,讓小孩感到好玩、開心」,王郁晴說。

有一次,臨近教師節,王郁晴給小朋友提議,親手做一個手工設計送給他的老師。考慮到他的老師喜歡熊貓,王郁晴教他做了一個熊貓燈罩。然而也讓她沒有想到的是,小朋友在教師節當天把熊貓燈罩送給了她。

針對學生特質 隨時調整教課內容

王郁晴雖然每次要給小朋友上一個半小時的課,但實際上有半個小時都是在陪他聊天,「因為小孩很容易分心,不能要求太嚴格」,而且也正因如此,她的每堂課都可能會隨時調整主題。而且她從來不要求小朋友的作品要多精緻,也不注重細節。她還特別強調,在給小朋友上課時,不能用太危險的素材。

王郁晴教小朋友做的手工設計 圖/王郁晴提供
王郁晴教小朋友做的手工設計 圖/王郁晴提供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