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代號1129 改變家鄉關鍵時刻
【記者呂晏慈/報導】大選在即,《我們的社運紀實,自己寫》響應「行動代號1129」活動,本月初開始以快閃形式,在師大校園周遭宣傳理念,並邀請師生與看板合照、打卡上傳,發起人之一台史所碩三徐紹綱分享,「年輕人對家鄉有想法,而現在就是決定家鄉變與不變的時候。」
對抗保守校風 活動屢屢折衷
11月7日,徐紹綱召集數名同學,首度在師大校門口宣傳,討論投票率和青年返鄉議題,並邀請路人拍照,然而卻馬上遭遇挫折,徐紹綱描述,當時校警很快出現,表示校內必須保持中立,不能碰政治,防止他們進入校園。
徐紹綱提到,師大被外界認為保守,但回顧過去,在台北高校時期,自由自治精神是這裡的代表,「大家以前在文薈廳談的是這個世界的變化、這個世界的政局,然後公開談論日本政府」,他說,那個時代可以,沒有道理我們現在不行。

另一位活動發起人藝史所黃睿文回憶,自己在大學期間,便深受師大「共犯體制」所戕,師大非常保守,很難有打破或改變體制的機會,因為部分系所太久、太老了,不允許異議聲音。
政治所曲兆祥教授表示,師大過去肩負培育師資的使命,直到現在,仍常被設定成「為人師表」的學校,避免討論爭議性議題,組織文化也趨向保守、謹慎。他也說,受外在環境影響,現在學校逐漸民主化,「社會在變,過度壓抑沒有好處」,學生群與管理層保持低度摩擦,彼此學習,走出一條開放道路,只要不要慢太多,都是可接受的。
談理念發想 期待論政治像呼吸一樣自然
徐紹綱說,20到35歲之間的年輕人,出生在解嚴之後,在民主自由化浪潮下成長茁壯,佔全國投票人口百分之三十,但投票率卻是最低的一群。他表示,許多年輕人負笈遠行,回到家鄉後,發現熟悉的街景已然改變,但卻不能控制它,也不知道如何守護家園。
「年輕人需要一種管道,來決定家鄉的變與不變。」徐紹綱提及,不只要投票,也要了解故鄉、了解候選人,最後投下自己充滿夢想的一票,選出符合理想的代議士,也希望再過四年回到家鄉時,可以發現那裡變得更加美好。

黃睿文敘述,因為同學是喚醒彰化青年聯盟「行動代號:1129」主辦人,所以便向夥伴提議推廣活動,本周三也於圖書館校區路口設點,持續邀請民眾拍照,吸引大家對返鄉投票的關注。
《我們的社運紀實,自己寫》本學期籌辦數場電影特映會,徐紹綱表示,希望透過有趣的方式,推動大家反思歷史與台灣社會,並找出校園中對政治、歷史、改變有想法的夥伴,「既然他們存在,我們就來試試看」。
他說,期待有一天,可以公開談論那些過去被認為不應該碰觸的事,例如政治、白色恐怖以及過去的歷史,「政治是生活,不需要標籤,它可以更簡單。」對抗校方保守作風,徐紹綱提到,從電影推廣開始,埋下一顆種子,讓大家主動了解、思考台灣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希望未來談政治能像呼吸一樣自然」,徐紹綱笑談,師大有許多政治人物校友,校內卻很少討論相關議題,也許政治給人負面觀感,但它貼近生活,應該成為師大人的選項之一。
青年翻轉政治 曲:不太可能
曲兆祥分析,以人口結構面而言,縱使青年佔投票人口百分之三十,但仍難敵投票行為固定的長輩,不太可能翻轉政治。他補充,「翻轉」概念不是選票數量,而是選民結構可能因此改變,也許足以影響未來投票狀況。
青年通常是政治效能感、參與度最低的一群,但今年發生太陽花學運與多起社會運動,吸引年輕人開始關注相關議題,也許九合一選戰正是改變青年參政的關鍵,曲兆祥說,站在教育者立場,相當鼓勵學生參與投票,實際落實公民參與,表達意見。

歷史106王學儒近日積極邀請同學拍照,支持返鄉投票,他表示,投票行為造成世代間階級與資源流轉,讓劣勢不再是劣勢,增加投票率就有希望,隨著時間過去,翻轉政治也有機會實現。
王學儒說,自己利用人際關係,向朋友宣傳理念,也援引德國牧師馬丁‧尼莫拉的名言:「當他們來抓猶太人的時候,我保持沉默,我不是猶太人。當他們來抓我的時候,已經沒有人能替我說話了」,說明關注政治現狀的重要性。

展望未來 期待「始驚、次醉、終狂」
面對周圍對政治不感興趣的朋友,黃睿文提到,自己經常礙於人際關係與課業,很少與人交流社會議題,雖然關心公共事務是公民的權利與義務,但仍難避免部分人群對政治冷感,甚至反感。
「每個人都有選擇要不要的權力」,黃睿文以父親為例,提及平日不談政治,並不表示全然冷漠,自己也努力利用聊天吸引家人關注社會議題。他說,也許回到家鄉,發現候選人不符期待,但利用選票反對政治壟斷,投給不一樣的候選人,也算完成政治表態。

徐紹綱補充,除了投票外,青年也可利用社運參與政治,在接受西方民主化過程,期許台灣能真正讓人民作主。談到未來目標,他表示,會持續推動相關活動,發揚自由自治精神,「一百年前他們可以,一百年後我們也可以。」
徐紹綱說,希望利用電影與座談會,在這座學術殿堂中,好好討論「政治」這件事。「可能我們的父執輩看不到未來,但我們可以」,他反問,當某天需要用選票決定台灣的未來,怎能不從現在就開始了解?難道要等到那天,再來被動地聽某些人的號令嗎?
徐紹綱提到,期待配合社會脈動,與同學討論相關議題,不需要特別標籤,因為政治就是發生在你我之間的事;他說,正如明治維新時,岩倉特使團「始驚、次醉、終狂」之語,「我們就在做一樣的事情」,對台灣過去的血淚史感到驚訝,接著沉醉於了解台灣,再來回歸社會,開始瘋狂的改變台灣,「然後最後,台灣成為我們想要的台灣,台灣變成台灣人的台灣。」

《我們的社運紀實,自己寫》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WeWillWriteOurOwnHistory?fref=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