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特輯Part 3 音符X美感X體感
期中考特輯Part3:藝術學院、音樂學院、運休學院
【記者 張育榛、唐嘉妤、盧映慈/採訪報導】你是否經由期中考特輯,打破自己對某些學院的特定印象,並從中發掘不同學院間各具特色?《師青》於今日推出期中考特輯最終版,讓你對藝術學院、音樂學院、運休學院獨一無二的期中考,搶先認識。
藝術學院
設計系從大二起分為平面組與立體組,強調設計觀念的建立、創意思考的訓練,透過實做、繪畫、電腦繪圖軟體、室內設計、電腦動畫等能力的培養,使同學有各方面的設計基礎,朝著專業設計師邁進。
設計系105鄭同學表示,系上基本上不會有期中考,但幾乎每門課都會有期中作業,期中作業較平時作業費工;做作品的過程中尤重視設計理念,需經不斷的咀嚼和反覆思考,並與老師討論,有時候想法定案了,卻沒能執行於製作,便很容易被退件重做;本學期修的「角色設計」是自己感興趣的領域,上課透過欣賞許多動畫短片,分析人物的配色、體型、臉型甚至動作上的差異,並透過臨摹、自己創作的方式,快速融入課程,非常有趣。
繪畫技巧、美術史以及藝術理論是美術系學生所學的三大方向,透過豐富多元的課程,培養同學具備美感、創作、繪畫和藝術評論的能力。
美術系104王同學認為,藉由修教程、雙修外系課程,幫助自己跳脫原來的思考模式,用不同的觀點面對不同類型的學習;由於術科需花大量時間創作作品,也曾因趕畫而睡在系館,尤其到了期末,作品的數量會變多,壓力也會變大;本學期的「藝術史」上課方式相當刺激,老師透過播放幻燈片,考驗學生作品的畫名、作者、創作年代、風格時期;美術系104鍾同學說,本系期中考、期末考以繳交作品為主,但有些記憶性課程,例如:台灣美術史、中國繪畫史仍有紙筆測驗;這學期修「歌劇大師經典作品賞析」,認識了平時較少涉獵的歌劇,是一個特別的經驗。
音樂學院
你了解音樂系的上課情形嗎?事實上,除了合唱課、合奏課需全系一起上課,必修通常分年級進行,選修則是自由選擇,主修、副修或加修的指導老師不盡相同,為一對一的個別課;琴房的練習狀況視個人需求決定,由於琴房數量不多、鋼琴品質不一,每人每間琴房只限簽兩個小時,因此每天系館早上7點開門之前,便會出現長長的排隊人潮,同學展開「搶琴房」、填琴點的情況。
音樂系104劉同學提到,修素描課不會因為畫的不像而有壓力,完成自己的作品時,成就感十足;「指揮法」的期中考十分特殊,每個人需要在台前指揮大家合唱,有一定的挑戰性。
音樂系105李思瑩反應,「素描」是系上教程範圍內的課,雖自己的美術天分不佳,依然重拾勇氣接觸美術範疇,過程中也曾感到挫折,但新鮮感無比;從表藝學程的「劇本分析」、「兒童劇場」體驗有趣的上課模式,從課程中得到滿滿收穫,使自己懷有更大的熱忱投入其中。
運休學院
「先體驗如何被操練,才能在未來操練別人的同時,理解他們的感受」是體育系的最佳寫照。體育系旨在培養同學專業的運動技能、運動知識、操作模式,不僅能從術科訓練身體的協調性、瘦身健美,也能將學科所學應用在防護、訓練、帶領團隊上,整體而言,尤強調技能上的操作。
此外,體育系到了大三會分為體育師資組、運動科學與健康組與運動休閒產業組,每人必須選擇兩組來修習,若無修習體育師資組,則術科將變為彈性的選修。
體育系104楊同學反應,由於自己的專長在棒壘球方面,因此對「棒壘球(三)」感到比較得心應手;「體操(一)」、「體操(二)」是大一印象較深刻的術科課,上課內容是以前從未接觸的領域,包含:倒立、側翻、空翻,再加上一些槓類動作,期中考、期末考前必定得投入大量心力,紮實地練習每一個動作。
體育系104李同學說明,「有氧律動指導法」的上課方式具趣味性,強調對自己身體、節奏感的掌握,不僅需強記動作、節拍,帶動作的過程中,仍需隨時注意學員狀況,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更是成為一名有氧舞蹈老師的重要元素。
體育系106陳立穎表示,這學期的課業壓力挺重,除共同科國文、英文,尚有6門術科必修、1門學科、系上選修和通識課程,對體育系而言,期中考是檢視這段時間的練習成果,基本體能、技巧性動作都需經過長時間的練習和累積;透過「康樂輔導與活動管理」體驗團康活動,感受教授上課時的幽默。